隨即,楊天保召集各部首領,面對眾部落的傷亡,楊天保假裝痛心萬分的說道:“諸位首領,此事非常抱歉,為了彌補各部陣亡的損失,朝廷將會給每一位陣亡的各部勇士,給予十石糧食的撫恤,只不過臨時逃跑的,就像渤海部,他們一箭未放,直接逃跑,那就沒有了,我們的糧食是有限的,只有勇士才有資格吃!”
一名部落首領問道:“我們部落沒有逃跑,戰至最后,傷了三百多人!”
“傷了也給撫恤!”楊天保道:“大唐絕對不會讓戰士流了血,再流淚,這樣吧,受傷的將士,每人給三石糧食!”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些部落首領原本毫無士氣可言,可是聽著楊天保的話,傷了給糧食,死了也給糧食,他們的腦袋急轉起來。
相對而言,這些部落首領都視他們的部曲為私有財產,戰士也是。他們原本不想打了了,可是一個戰士可以換十石糧食,這太值了。
對于一個戰士需要多久才能長大成人,這就不是這些部落首領可以考慮的事情了,只要有糧食,有錢,他們隨時可以招募到勇士。
就這樣,原本馬上要崩潰的戰斗,部落聯軍們居然咬牙堅持了下來,經過十數天的血性拼殺,雙方終于耗盡了力氣。接著一百多個部落首領回去叫的援軍抵達北嘖口,這下執失思力有點抓瞎了。
失去穩定的物資補給,關鍵是他除了北嘖口山谷,別的地方根本就沖不出去。只要他們向外突圍,楊天保麾下一千兩百余人就組成弩陣,把他們射回去。
經過十九次的試探性突圍,執失思力耗盡了他身邊的附離軍精銳,也失去了最強大的突施騎騎兵,他的力量越大越弱,而一百多個部落,卻越打越強。
在這個情況下,執失思力決定向楊天保議和,并且親自將阿史那米娜送到楊天保手中。
這些日子以來,阿史那米娜倒也沒有受什么苦,只是被限制了自由,變得有些憔悴。
楊天保接到阿史那米娜,義正言辭的告訴執失思力:“道不同,不相為謀!”
為了彌補這些參戰部落的損失,楊天保對于陣亡將士,給他們發放十石糧食的撫恤金,十石糧食在關中的價格只相當于五百錢,當然在云州要貴上不少,差不多相當于一貫錢。
然而,各部首領對于大唐的錢沒有太多的觀念,不過他們對糧食卻有著直觀的了解,人均十石糧食,對于他們而言太重要了。
于是,聰明的部落首領們開始用部落中的戰奴、牧奴,甚至老弱病殘來上戰場,只要戰死了就可以獲得十石糧食,受傷也可以獲得三五石糧食不等。
這些糧食運輸費用相當高,楊天保自然不會做虧本買賣,他們的糧食交易地點就在順州就是距離京杭大運河北端,距離順州不遠。
如果從江南運輸糧食,在運河航線上損失不過一成,這樣以來,江南的糧食運到順州,價格遠比本地產糧食還要便宜一些,大約八十錢左右買到一石。
無論怎么說,這些部落首領完全拿他們本部的部眾不當人看,楊天保自然也樂得見到這種情況。
戰斗持續打著,有楊天保不時的煽風點火,始終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
直到貞觀六年三月,這個時候精疲力盡的執失思力最終率領殘部數百人逃跑了,而其他各部戰死足足一萬兩千余人。
不少部落都損失不少,不過草原上的人相當頑強,有了十數萬石糧食的流入,他們今年的日子會相當好過。
不過,在四月的時候,楊天保卻接到了楊恭仁的家信,命他回家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