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是不進行改革,問題也不是沒有。州級建制太多,而道只是監察機構,沒有直接管理職能,就會出現各道巡察使與州刺史進行推諉扯皮的現象。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樣以來,門下省政事堂事物繁多,戴胄身體不好,陳叔達因病,就連房玄齡也時常告訴假,作為執宰相國,他們每天都需要忙碌很晚,積累成疾,李世民也擔心房玄齡、王玨、高士廉他們再步杜如晦的后塵。
杜如晦英年早逝,廢寢忘食,就是擔任太重,壓力太大。如果只是政事堂壓力大,完全可以采取增加相國的方式,改變這個局面,只不過,州的權力太小,而且無法應對來自境外的威脅。
雖然現如今消除了東突厥來自北方和東北方向的威脅,可是吐谷渾、吐蕃在西北、西南方向的威脅依舊存在,由于道沒有管理職能,只是一個監督機構,力量薄弱,而且沒有擔擋,凡事都可以靠請示,結果就是效率低下,民生疾苦。
這些問題不是不能克服,不過李世民就是無法下定決心,進行內部改革。
一個人最大的困難,就是否決自己的成果。
況且,相對而言,楊恭仁的決斷就更加突出了。
看著李世民茶飯不思,長孫無垢輕輕笑道:“二哥,這又有何難?”
李世民問道:“觀音婢,你有什么辦法?”
長孫無垢笑道:“楊令公身系左光祿大夫,陛下召其入內宮問對,有何不可?”
光祿大夫,其實就相當于皇帝的顧問。顧問,顧到就問,這個權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一旦問及所處,可以一言而定國策,說他大吧,有沒有什么固定的差事。
李世民恍然大悟。
武德朝六大相國,各有特點,當初李淵向李世民說過,陳叔達莽撞,蕭時文跋扈,宇文士及圓滑,所以每當李世民遇到難以決策的時候,通常都會召宇文士及入宮。
因為宇文士及心生謹慎,最不愿意得罪人,所以他總能在關鍵時刻,想出最為不得罪人的辦法,這也給李世民和稀泥提供了便利。
隨著李世民下令命楊恭仁進宮問對,而這個時候,楊天保卻沒有休息,直接來到城管大隊總管,詢問慕容云關于王超的審問結果。
原本慕容云以為這個細皮嫩肉的王超,肯定扛不住,三下五除二就會招供,然而,慕容云錯了,盡管他用皮鞭、夾棍、甚至是皮鞭你蘸鹽水的方式抽王超。
盡管王超早已被打得死去活來,皮開肉綻,然而他依舊閉緊牙關,不僅沒有開口,反而笑罵不止,屢次挑釁慕容云,希望慕容云可以給他一個痛快。
當楊天保來到城管大隊總管大殿的時候,慕容云一臉沮喪的向楊天保稟告道:“卑下無能,讓公子失望了!”
“咦?”楊天保好奇的問道:“難不成這個王超還是硬漢?”
事實上,王超也是聰明人。他跟著李元昌數年,早已了解李元昌的性子,這貨是一個殘酷甚至可以說是冷冷酷的人。
如果王超出賣他,他不僅會讓王超生死兩難,甚至全家老小,都會遭殃,在這種情況下,王超寧死也不愿意招供。
況且,王超還有一個絕活,只要他受不過刑,就會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