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他看的非常清楚,那些長不過一尺的弩箭鋒銳之極,挾著刺耳的呼嘯破空而來,吐蕃騎兵的盔甲在它面前跟紙糊的一樣,皮甲穿,鐵甲裂,一箭貫胸,中者輒倒!
但更多弩箭還是往馬身上招呼,不知道多少戰馬被這歹毒的弩箭命中,而且一旦被射中,往往是大半支箭釘入馬體的,高速沖刺的戰馬狂嘶著倒下,將主人狠狠慣倒在地,不等摔倒的騎兵分清楚東南西北,無數馬蹄便狠狠的踩了過去…
吐蕃的士兵就像割倒麥子似的翻倒了一大片!
進攻部隊傷亡相當慘重,幾乎一個照面,吐蕃騎兵就倒下七八百多人,有些吐蕃騎兵露出恐懼之色,但是,吐蕃騎兵卻沒有人撤退。
每個吐蕃人都非常清楚,唐軍弩陣非常厲害,要么不戰,一旦交戰,那必須咬著牙,頂著傷亡沖上去,否則這一次撤退,勝利距離他們越來越遠。
更何況,七八百人雖然說,聽上去非常多,可是面對三萬余軍隊而言,這點損失還在承受之內。
果然,吐蕃騎兵紛紛舉起牛盾牌,然而,這種輕質盾牌,防御輕箭或者說騎兵角弓,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面對弩機,只能有心無力。
隨著第二輪開始射擊,這次距離更近,命中率更高。足足倒下一千四五百人,但是吐蕃軍隊就算想退,已經來不及了。
接著,他們還要承受最后一輪箭雨襲擊,這才是對于騎兵而言,最嚴重的損失。
只不過,無論傷亡多大,只要熬過去第三輪攢射,勝利就屬于他們吐蕃了。
弩陣在沒有長槍兵和盾牌兵掩護的時候,就是待宰割的綿羊,根本就不用揮刀,光依靠戰馬的慣性撞擊他們,也會把弩手撞得潰不成軍。
進入五十步范圍內,這些吐蕃騎兵早已準備好弓箭,準備射唐軍將士一臉。
然而,唐軍弩手并沒有射擊第三輪,就在射擊出兩輪攢射的時候,河源軍弩手們,馬上習慣性的交錯在一起,散開通道。
而早已準備好的河源軍騎兵們,則端著長矛策動戰馬,朝著他們沖來。
吐蕃騎兵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施展他們賴以自豪的騎射絕技,一直干挺著挨打。好不容易沖破了河源軍的火力網,終于可以狠狠的揍唐軍一頓了,迎接他們的卻是一支長滿了森然鐵刺的特大號刺猬。
五六千名端著五六千桿四米長矛陣,鋒銳無比的矛刃正對著沖過來的吐蕃騎兵,不少倒霉蛋由于勒不住戰馬,一頭撞在矛刃上。
可是密集的唐軍騎兵,在同樣的空間內,密度是吐蕃騎兵的五六倍,也就是說,每一個吐蕃騎兵需要同時面對五六根長矛。
運氣好的吐蕃騎兵,的直接被穿成了肉串,瞬即死亡,沒有絲毫痛苦,就怕運氣衰到極點,被五六根長矛刺中,卻沒有傷亡要害,想死都死不成。
僅僅一個照面,吐蕃騎兵的進攻隊形,被完全打亂,他們不是死在唐軍的長矛之下,就是被自己的戰馬踩成肉泥。
在付出三千名吐蕃士兵的陣亡后,吐蕃騎兵們終于支撐不住了。
原本還忐忑不安的單道真,目瞪口呆的望著吐蕃騎兵狼狽而逃,有些難以置信的道:“這就贏了?吐蕃人怎么不經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