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蘇毗復國了
長安太極宮,早朝。
如今的吐蕃之戰打了三個多月,朝廷就架在火上烤了三個多月。
別說李世民了,就連房玄齡、楊恭仁等文武大臣也都上火了,特別是李世民,嘴上起了一個大水泡,顯得非常顯眼。
讓李世民說話都不利索了。
李世民難啊,朝廷到處用錢,國庫空得可以跑老鼠,偏偏這個節骨眼上,李淵又得了老年癡呆,他念念不忘的反而是武德殿。
自從貞觀八年夏天,李世民到九成宮(即隋朝的仁壽宮,位于今陜西麟游)避暑,李淵也不愿意出行。
結果,為了消暑,李淵讓宮人在泳池里放上冰,他洗冷水澡。結果得了風寒,一直到現在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重。
李淵臥病在床,外朝老臣也自然前去探望,然而消息傳到外面,李淵要回武德殿,李世民怎么可能讓他回去?
李淵回去了,他自己往哪去?
李世民只好答應決定在宮城的東北方向營建大明宮,作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只是這個提議提出來,就遭遇到了滿朝文武大臣的反對。
現在吐蕃戰爭已經打到關鍵時刻,怎么可能興修一座宮殿,按照李世民的計劃,這座大明宮在閻立本的筆下成型,規模之大,幾乎等于重修一座皇宮,靡費何止億萬?
別說現在朝廷正在打仗,就算不打仗,朝廷卯吃寅糧,怎么能修得起來?
這個議題已經爭論了兩個多月,還沒有爭論出結果,其實更像是用這件事來轉型朝廷對吐蕃的注意力。
幾乎是老調重彈,大唐第一炮王魏征率先出列,開炮:“啟奏陛下,臣竊以為,興修永安宮實為不智!”
李世民眉頭擰得更緊,都快打成死結了:“朕問你如何修,而不是修不修,沒問你修永安宮是對還是錯!”
魏征誠惶誠恐:“微臣失言,微臣知罪!”
李世民揮揮手,說:“無罪,無罪!起來吧。”
魏征如奉綸音,跳了起來。
一座龐大的宮殿,需要選址,需要設計建筑方案,然后再進行施工準備,沒有個十年或者一二十年,根本就修不好。
李世民決定了,拍板修建,其他大臣也倒不好說什么了。然后工部和將作監則提出施工方案,用專業工匠的話語講出來的設計方案,這些大臣們聽得仿佛像天書,哪一個大匠不想名留青史,誰不認為自己才是最牛逼的一個?他想互扯皮,眾臣反而樂得聽靜,仿佛就想在看猴戲。
李世民面色蒼白,頗為煩躁。
李世民的想法就是,吐蕃必須打,必須在自己手中消滅,然而,李淵的永安宮也必須要修建,至于什么時候能修好,反正慢慢來吧。
自從與楊天保暢談以來,在李世民就會經常做噩夢。
吐蕃鐵騎就像洪水一樣,沿著高原席卷而來,唐朝的城池一座一座被淹沒,最終他們兵臨長安城下,重演東突厥渭水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