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一對兒女,讓整個青牛村都羨慕得緊。
阿呆拉著妹妹小跑了一會停了下來,一邊大口喘著粗氣,一邊看著青牛村的秀麗風光。
青牛村背靠一座大山,因其形似一頭老牛,山上多松柏,常年郁郁青青,所以十里八鄉的就給這山起了個名,青牛山。
而住在山下的小村落,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青牛村。
此時正值春季,山上草木郁郁蔥蔥,野花爛漫,花香彌漫,美不勝收,村里的一些女娃都喜歡上山玩耍。
有的會摘些野花,也有的會挖些野菜,比如婆婆丁、大腦瓜,這些都可以蘸醬當菜吃。
男孩子大多都喜歡去青牛村前的大河沂水附近玩,在河里游泳抓魚。
沂水河里的魚可多了,大孩子都說,一筐下去就能撈到幾條。
阿呆前幾天就撈過,可一條都沒撈上來。
可能是因為自己編的筐太小了。
早在一年前,阿呆就喜歡聽著薛母做飯,看著薛父編筐、編竹簍。
看了幾次后,阿呆就學會了生火,學會了編竹筐,
要知道,即便是大人看了幾遍也是不一定能學會的,阿呆娘就怎么都編不好。
但阿呆嘗試了幾次就編得有模有樣了,所以薛母一直覺得阿呆聰明的緊,想方設法想要讓阿呆去修仙院。
阿呆拉著小丫頭喘了幾大口氣,兩人相互一看,忽然都咯咯笑了起來,然后飛快向著沂水跑去。
沂水兩岸很多高大的樹木雜草野花,阿呆見小鎬給了小丫頭,讓小丫頭在地上挖婆婆丁。
小丫頭很聽哥哥的話,兩只小手抓著小鎬,低頭認真的找著。
看到一個婆婆丁,就用小鎬一點一點挖下來。
挖下來一個,抖了抖土,然后揣到兜里,又會抬起頭,看看哥哥還在不在。
看到哥哥的身影時,小丫頭又睜著大眼睛埋頭認真繼續找了起來。
阿呆跑到河邊,在草叢里扒了起來。
當看到一條繩索時,他嘴角露出了笑意。
當下抓著繩索,開始往上拉。
阿呆只有五歲,力氣并不是很大,拽繩索顯得很吃力,但繩索仍舊一節一節往上拉。
沒過多久,繩索拉到了盡頭,一個濕漉漉的,有阿呆膝蓋高,碗口粗細的竹簍被拉了上來。
撲棱、撲棱......
兩條魚從竹簍里跳了出來,阿呆急忙去抓,手一滑,魚落入水中逃跑了。
阿呆摸了一把臉,看了看竹簍,心中想著,是不是該把這口弄小一點。
阿呆抱過竹簍,往里一瞧。
竹簍里裝滿了又黑又長的泥鰍,最大的一條筷子長,拇指粗細。
里面還有巴掌大小,表面白白的白鰱。
還有幾只大蝦,還有螃蟹。
阿呆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他雖然用筐舀不到魚,但他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昨晚吃飯的時候偷偷藏了一點餅子,讓后扔到竹簍里,今天過來一撈,沒想到撈到這么多的好東西。
“老妹,老妹,快過來,快過來,快看看哥哥抓到的好東西。”阿呆興奮地大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