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里,一根根竹子翠綠挺拔,有風吹過時,竹葉發出一陣沙沙聲。
陽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陸星宇踩著光影走過,看到春筍跟個小寶塔似的杵在竹林間。
它們裹著黃褐色的外皮,有些頭頂長著黃色的穗子,看著又像個小陀螺。
陸星宇看到前方蹲著一個熟悉的身影,雖然背對著他,但看一眼他就知道那是村支書。
“范叔,你也來山上啦,挖筍子?”陸星宇快走兩步喊道。
村支書轉過身來,搖了搖頭,指著面前的春筍說道:“沒有,我就過來看看。”
村支書站了起來,拍拍手上沾的泥土,接著說道:“我們冬天搞的挖冬筍,有很多游客喜歡,我就想著能不能繼續搞個挖春筍的。”
“那范叔看了覺得怎么樣?”陸星宇問道。
村支書在年前做年度總結時,白云村得到了上層的夸贊,同鎮和不同鎮的大把村子都在羨慕。
村支書的臉上特別有光,回來跟村民們轉述表揚時,笑的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村支書一開春就在村里轉悠,看看能不能多開發出來幾個游客項目,還讓村里人有想法就去找他談。
“我覺得可以搞起來,就延續挖春筍的方法,我回去就在村里說一下,你有空在網上說說,宣傳一下。”村支書笑瞇瞇地說道。
“好,我說一下。”陸星宇應了下來,又打趣道,“范叔,你也可以自己在網上發啊,你申請的賬號都有上百個粉絲了。”
村支書在林海松和楊嘉慶的耐心幫助下,終于學會了在白云村話題里看大家發的東西,學會了看評論和回復評論。
林海松教村支書注冊了一個賬號,他在白云村話題里發了幾次言,收獲了一幫關注者。
“我那點關注,連你的零頭都比不上。”村支書不好意思地說道。
陸星宇笑了笑,村支書的那些粉絲都是游客知道后,跑過去關注的。
看村支書發的內容一股中老年風格,一個個親切地說就像看父母的朋友圈。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往山下走去。
村支書說道:“嘉慶下午來電話了,已經把大家需要的肥料購買好了,明天一早運回來,代表大家說一聲,謝謝你提供貨車。”
插秧后,禾苗的成長,各個時期需要施不同的肥料。
村支書統計了每一家需要的肥料和數量,由楊嘉慶到市里的批發市場購買,算下來比在鎮上零散地買便宜不少。
運輸的貨車當然就是陸星宇的,陸星宇象征地收了點油費,在村支書的一頓說下,加了些租車的費用,由村里出。
“往那邊看,你養的母雞。”村支書指著右邊的草叢說道。
十來只母雞湊在草叢里覓食,踩著小草走來走去,時不時低頭啄著什么。
“喔喔喔。”村支書對著母雞們喊道,猛地一跺腳做出朝它們撲去的姿勢。
母雞們被忽然的聲響和動作嚇了一跳,一只忽的飛到了樹上,其它的也飛速散了開去,跑的飛快。
“哈哈,難怪游客們喜歡放養的雞,你看看它們的反應和動作,又機靈又矯健。”村支書笑著說道。
“游客們喜歡的是子雞,它們是一群老母雞了,除了煲湯都咬不動肉的,沒人惦記它們。”陸星宇說道。
“可以惦記它們下的蛋啊,真的土雞蛋,大家都喜歡,不僅自己買,還幫親朋好友買。”村支書說道。
下到山腳,村支書去看楊嘉慶的草莓苗,順便去游客的菜地看看有什么需要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