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征討袁旭,不僅無功而返,還損失數萬將士。
他拒絕南華再次征討的提議。
南華憤然離開曹軍。
荀彧問曹操:“主公為什么回絕仙人?”
“再敗一場,我們還指望什么在世上立足?”曹操反問:“動輒損失數萬將士,有多少將士可以折損在戰場?”
“主公的意思……”荀彧追問。
“先回淮南,養精蓄銳。”曹操回道:“派人去見袁顯歆,提出議和,雙方偃旗息鼓,再不相互攻伐。”
“袁顯歆占了河北,如今又奪取豫州,將來再對付他……”
荀彧沒有說完,就被曹操打斷:“將來重提戰事,雖然還是沒有把握勝他,如今與他為敵,卻會招來滅頂之災。”
“我明白主公的意思。”荀彧嘆道:“乾坤郎朗,怎么就出個會妖法的袁顯歆……”
曹軍戰敗,士氣低沉,一路往淮南退去。
并州,郭嘉率軍長驅直入,高干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雁門關。
賈詡數次獻計都被郭嘉化解,高干對他已有懷疑。
趁著高干不備,賈詡帶領幾名隨從,連夜逃往淮南。
當初聽從賈詡提議與袁旭作對,如今擺在高干面前的,卻是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麾下將領死的七七八八,面對實力遠超于己的袁軍,高干束手無策。
雁門關口,望著遠處駐扎的袁軍,高干問謀士仲長統:“我軍與郭奉孝廝殺,屢敗屢戰,如今退守雁門關,要是關口再丟,等待我的,不是人頭落地,就是漂泊無依。我究竟該怎么辦才好?”
“當初賈詡來時,我曾勸過將軍。”仲長統回道:“那時將軍一心與袁顯歆為敵,不肯聽我一言……”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高干打斷了他:“我只想知道,怎樣才能度過危局。”
“將軍還有兵馬,并不是沒有議和的本錢。”仲長統說道:“不如派個人去見郭嘉,或許還有談成的可能。”
“你覺得郭奉孝會答應?”高干問道。
仲長統回道:“事已至此,只能盡人事知天命。”
“誰去合適?”高干又問。
“除了我,再沒其他人。”仲長統回道:“我愿為將軍分憂!”
高干向仲長統躬身一禮:“先生大義,我終身不忘!”
被郭嘉逼上絕路,高干終于決定放棄獨占并州,由仲長統前去議和。
郭嘉沒有拒絕與仲長統相見。
軍營帥帳,郭嘉坐在上首。
甘寧和徐晃分別坐在兩側。
仲長統進帳見禮:“我是高將軍……”
“我知道你是誰。”郭嘉打斷他:“有事直說,不用客套。”
仲長統說道:“高將軍思量再三,認為他以往確實做的不妥,特意令我前來向郭公投誠。從今往后,他愿追隨四公子……”
“就此打住!”郭嘉再次打斷他:“當初我領軍來到并州,曾對他說過,交出兵權可以活的長久,榮華富貴一樣不少。那時他選擇與公子為敵,如今我軍逼近雁門關,眼看將要把他滅掉,你在此時前來議和,豈不覺得可笑?”
“議和對兩軍都有好處。”仲長統說道:“將士不用再受征伐之苦。”
“除惡務盡,除賊務盡,除敵務盡。”郭嘉回道:“將士們今天不受征伐之苦,將來就有可能直面強敵。既然到了這一步,不如一鼓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