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是巫山縣東面長江邊上的一個小山村。
南山村與巫山縣縣城相距大約二十多里。
朱乾騎著毛驢,與村中村民們一同去,途中村民與朱乾說著一些閑話,倒也不覺得無聊。
一直行到中午,才到了巫山縣城。
到了縣城,因為朱乾要去當鋪典當東西,因此便與村民們分開了。
巫山縣城中,街邊店鋪林立,道旁攤販成排。
人來人往,客商云集,好不熱鬧。
朱乾稍微逛了一陣,在街邊的樹蔭下,吃了兩個帶來的煎餅,墊了墊肚子,順便找了一個攤販,問清了當鋪的方向,這才朝著當鋪走去。
“王記典當行!”朱乾看了看牌匾,將毛驢栓在門前的拴馬石上,就走了進去。
這王記典當行,乃是巫山縣城最大的典當行,一向以出價最高而聞名,并且這東家也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只要遇到災荒之年,必定會開設粥蓬,接濟難民。
當鋪內陳設雅致,墻上掛了一些字畫,雖然不是大家之作,卻也填了幾分文氣。
此時當鋪內沒客人,柜臺上伙計正用手拄著腦袋在打瞌睡。
“伙計!”朱乾上前喊了一聲。
這伙計這才揉著眼睛醒來,似乎對于朱乾打攪他睡覺,有些不喜,道:“典物還是贖物?”
“典物,又贖物!”朱乾說著,從懷中拿出一顆鴿子蛋大小的琉璃珠子。
伙計見了雙眼放光,這琉璃珠子呈淡金色,雖然不是很規則的圓球,表面卻很光滑,內中雖然有兩個氣泡,但是晶瑩剔透,在琉璃珠子之中,已經算是上品。
伙計結果珠子,開始眼中一亮,隨后又轉為平靜,仔細觀察一番,又打量了一下朱乾,眼見朱乾只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便道:“如今世道不怎么太平,這琉璃沒有金銀值錢,若是死當,則可當五兩,若是活當,便只能當五錢!你是活當還是死當?”
朱乾一聽,心中頓時冷笑,雖然自己不知道琉璃的行情,但是在現在這個世道,最差也是價比黃金的存在。
朱乾便道:“那不當了!”
伙計一聽,便有些慌了,這可是好東西啊!
當下便道:“那你想當多少?”
朱乾道:“這是我家的家傳寶貝,我也不多要,死當,一百兩便好了。”
伙計一聽,知道這少年不是愣頭青,于是面帶猶豫之色,道:“這我做不了主,還請稍等,我去請我家掌柜!”
朱乾朝著伙計伸手,伙計只能將琉璃珠子還給朱乾。
片刻之后,便出來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站在柜臺內。
“老朽見過小郎君!”
“見過掌柜!”
掌柜笑道:“聽說小郎君要當琉璃珠?”
“正是!”朱乾點了點頭,便將琉璃珠子遞了過去。
仔細的查看一番之后,掌柜便問道:“小郎君想當多少?”
“死當,一百兩!”朱乾道。
掌柜見了,微微點頭道:“晶瑩剔透,沒有雜質,品相不錯,只是這內中有兩個氣泡,并且并不太圓潤,這便損了幾分價值!不過一百兩確實不行,五十兩的話,老朽還是能做主的。小徒眼拙,還望小郎君不要介懷!”
朱乾哪里不知道這其中的伎倆?無非是伙計壓價,坑不懂之人,若是遇到懂行的,便由掌柜出面,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
只不過,在朱乾眼中,這琉璃珠子也不過是幾毛錢的東西,換到現在,也就值一兩文錢,因此也不在意。
只是這掌柜一來就砍價一半,也不是一個厚道的主,當下便伸手想要要回珠子。
掌柜想了想便道:“八十兩,這算是最高的價碼了!”
張乾一聽,其實張乾的心里價位也就是六七十兩,畢竟當鋪收東西,都是壓價的很厲害。
當下便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點了點頭道:“那便八十兩吧!”
掌柜點了點頭,然后就對伙計道:“還不快書寫契書!”
伙計連忙低頭書寫文書。
朱乾有拿出一張契書道:“我想把上月當下的那一面玉佩贖回。”
掌柜結果文書一看,道:“如此!扣除玉佩的二十兩三錢,便只給小郎君五十七兩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