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弄清楚這個爆炸坑的成因,真要面臨生死關頭,只怕會耿耿于懷死不瞑目。
當然這樣的想法很不吉利,沒有人會實實在在這般考慮,但是在內心的潛意識里,確確實實有這樣的念頭存在。
所有人中屬陳小胖對考古事業最是熱忱,既然連他都想先弄清楚這個爆炸坑的成因,其他人自然更不消說。
包括楚長江跟麥斯,都從駱駝上下來,跟著白楊等人一同下去爆炸坑仔細查勘。
爆炸坑里同樣覆蓋著一層浮沙,而且越往坑的低處走,浮沙也會越來越深。
白楊等人先用手撥開了爆炸坑邊緣部位的浮沙,查看著下邊的土層,發現爆炸坑的表面雖然也結成了一層光滑的硬殼,但這層硬殼,并沒有呈現出玻璃般的質地。
而核爆炸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會令爆炸坑周圍的土地,全部因高溫而玻璃化。
這種發現讓所有人隱隱的有些失望,但同時也長長地舒一口氣。
畢竟一千多年前的核爆炸,根本就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
但如果不是核爆炸,又有什么爆炸
(本章未完,請翻頁)
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威力,不僅形成如此大的一個爆炸坑,甚至于將整座城池所有房屋全部摧毀?
如果只是火藥,那該是有多少火藥?
而且單單只是火藥,再多也無法形成很強大的沖擊波,那必然需要一個很先進的裝置,能將火藥限制在其中。
而像這樣的先進裝置,依舊不是一千多年前的人類所能制造得出。
更何況沙漠野人正是在這次大爆炸之后才出現,那就間接證明,這次大爆炸,不僅有摧毀一切的沖擊波,而且對周圍的環境,也有著極具破壞性的污染力。
究竟會是什么材料,能夠造成如此強大、卻又如此怪異的大爆炸?
——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不會是隕石坑。
因為隕石墜落,基本上都是斜著進入土壤,所以隕石坑絕不可能是如此規整的正圓形狀。更不可能隕石坑的最低點,剛好是在正圓的最中心位置。
能夠造成這種形狀的大陷坑的,只能是超強度的大爆炸。
幾個人越想越糊涂,只能沿著爆炸坑的邊緣地區往下走。
陳小胖用他那柄從不離身的精鋼鐵鏟,刨開了爆炸坑底部的黑沙,幾個人豁然發現,在爆炸坑的最底部、亦既是大爆炸的直接著力點,有大約三十幾個平方的土層,的的確確呈現出了玻璃化。
那就是說,當時的這次大爆炸,雖然不會是核爆炸,但其產生的溫度之高,比起核爆炸也不差太多。
這就難怪在百十公里外的云瑯城,也能夠看到升騰而起的蘑菇云了。
“你們說,這到底是不是核爆炸?如果是,為什么在一千多年前,就不能夠發生核爆炸?如果不是,那又會是什么樣的爆炸,才能夠造成跟核爆炸相差無幾的強度跟熱度?”陳小胖說,一臉的迷惘與疑惑。
但是沒有人能夠回答他,所有人都跟他一樣迷惘,一樣疑惑。
“只可惜咱們沒有測試輻射值的儀器,要不然測試一下這個地方的土壤內的輻射值,說不定會有所發現!”丁玲玲說。
“已經過了一千多年啦!即便是……一千多年前當真發生過核爆炸,土壤里的核輻射,應該也流失得差不多了吧?”鐵牛提出質疑。
“如果真是核爆炸,即便是過了一千年,土壤內的輻射值,跟正常的土壤應該還是會有區別!”丁玲玲回答。
“那咱們就帶一點爆炸坑里的土壤、還有這些玻璃化的樣本回去,等日后慢慢再做檢測!”楚長江說。
其他人都覺得只能如此。
于是陳小胖先舉起鐵鏟,敲碎了一些玻璃化的土層,小心翼翼包裹起來。再將玻璃層下方的土壤也挖了一點起來包好。
(請看第166章《天象王傳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