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白楊立刻點頭,說道:“那就這么辦!反正咱們就在這間屋子里,不怕這人再有其他危險!”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伸手拍一拍那人肩膀。
那人被他一拍,渾身又是一抖。
白楊本來想再跟他說兩句安慰的話,但看這情形也不用說了。
眼瞅其他人都已經進了屋子,他也只能丟下那人不理,邁步走進那間屋子。
那屋子轉向右折,左側墻壁實際上跟通道的左墻面是在一個平面上。
只因其裝了一道門框,所以從外邊看像是一間大屋子,但真的走進去會發現,它其實也不過是一條更寬的通道。
其寬超過三米,其長則超過六米。
左右兩側的墻壁上同樣繪滿精美圖案,而且這里的圖案,就比入口處的圖案要鮮艷一些。
通道正中間的位置,擺放著一面巨大的銅鏡,正好將整條通道分割成四四方方的兩個部分。
而在通道的最頂頭,豁然是兩扇寬闊華麗的雕花木門。
只是兩扇木門緊緊閉攏,白楊走過去推了一推,卻無法推動,房門從
(本章未完,請翻頁)
里面閂上了。
而在白楊巡視整條通道的時候,其他人則分散開來,楚長江跟鐵牛并肩站在那面銅鏡前方,打量著那面巨大的銅鏡。其他人則在觀看兩邊的壁畫。
直到鐵牛從銅鏡前方轉到背面,禁不住脫口叫道:“你們快來看,這銅鏡居然是雙面的!”
其他人倍他一叫,包括白楊卻都被吸引過去,前后圍著那面銅鏡觀看。
他這樣一叫,立刻吸引得其他人全都走了過去,觀看著那面銅鏡。
卻見銅鏡安置在一座紫檀木的雕花木架子上,雖然時隔千年,但紫檀木的香氣仍舊幽幽入鼻。
鏡子形狀是接近正圓的橢圓形狀,其高度超過兩米,寬度也有一米八一米九的樣子。
整座鏡子都鑲嵌在紫檀木的雕花鏡框之內,在鏡框頂部雕刻有幾個字體。
那同樣是早期秦隸,丁玲玲翻譯說那是“通靈寶鏡”四個字。
鏡面打磨得異常光潤明亮,若不仔細觀看,簡直就跟玻璃鏡差不多。
而且的的確確,鏡子兩面都是光潤透亮,就連木框上的花紋字體都一模一樣,完全分不出正反兩面。
“像這么大的尺寸,而且是雙面的銅鏡,應該全世界都是首次發現吧?”楚長江嘖嘖贊嘆。
他說得沒錯,銅鏡的打磨本身就是一件高技術含量的事情,而在古代沒有專業的機械設備,所有工作都純靠手工。
所以迄今為止別說兩米多高的銅鏡,就算是一米高的銅鏡,也都沒有發現過。
更何況這銅鏡兩面全都打磨得光潤明亮,那個難度更是成倍增加。
白楊首先涌出一個念頭,很懷疑這銅鏡并非雙面,而是本來就是兩面銅鏡背靠背安裝在一起。
所以白楊從銅鏡的側面去仔細觀察木框的厚度,結果卻讓他發現了一個更加奇怪的事情。
他發現銅鏡的兩面都不是完全的平整光滑,而是有些微微的凸起。
而且這凸起非常均勻,感覺就跟凸透鏡一樣。
白楊立刻走到鏡子的正面去看,卻發現他在鏡中的形象并沒有發生扭曲,就好像他面前豎著的,本身就是一塊很平整的平面鏡一樣。
白楊不死心地轉到鏡子的另一面,同樣的,明明側著觀看,這銅鏡的中部有微微的凸起,可是從正面觀看,人或物投射在鏡子里的影像,卻沒有任何扭曲。
丁玲玲首先發現了白楊的神情不對,忙問他看出了什么,白楊正想開口回答,偏偏有“吱呀”一響傳進耳中。
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立刻轉頭看向聲音來處。
那聲音正是從通道的頂頭傳來,而頂頭那兩扇從里面緊緊關閉著的房門,此刻卻向著兩邊敞開,露出一個黑漆漆的門洞。
(請看第172章《上古懸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