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朗山位于雅安市以北,小金縣以動。
其海拔5040米,藏語稱巴朗拉,意為圣柳山。
巴朗山的上下山路以及埡口地區,海拔約為4000米。
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凍風化高山,山體陡峭嶙峋,巖石裸露,險象環生,隨處可見山石巖屑墜落崖下,形成一片片碎屑坡,和一座座碎石堆。
而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上,星星點點灑落著各色野花,成群的牛羊在藍天白云下怡然自得。
茫茫的云海將雄渾的山脈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面是野花繽紛的高山草甸,下面是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
白楊等人騎馬穿過森林跟草甸,再往上就是寸草不生的險峭巖體,馬匹無法再繼續往上走,只能留下隨行的兩個七兄弟幫的堂主照看馬匹,剩余尚有十人,繼續往更高處攀爬。
這十人除之前在三連登商談過的歐陽奇、陳百通、以及拾遺門兩位女將之外,另外又趕到了一位使雙鉤的高手,姓衛,名華。再加上白楊鐵牛、以及齊明遠跟兄弟幫兩位長老。
這已經是他們入山第三天,之前他們本來以為,既然有地圖有地名,應該很容易找到大墓所在。
卻不料進得山來,一問山中人家,居然沒有人聽說過“饅頭山”的名稱。
他們迫不得已,只能在巴朗山周邊慢慢尋找。
可是巴朗山周邊山嵐起伏,而他們只能根據“饅頭山”這個名字,來想象這座山的形狀。
但這座山是大是小一無所知,要想在這么大范圍內找準地方,實在是難如登天。
不過汪九塘大墓乃是倒斗界最負盛名的墓葬,倘若能夠輕易找到,那恐怕也不會是真墓了。
所以幾個人打起精神,索性攀爬到高處,去看看周邊是不是有饅頭狀的山頭。
越往上走山勢愈發陡峭,感覺也是漸漸寒冷。
再加上空氣也漸顯稀薄,一行人等縱然都是高手,也難免氣喘勞累。
尤其拾遺門紅門主的那個始終不說話的同伴,看來其身上功夫比紅門主要差了一截,漸漸地落在了后邊。
鐵牛并不知道他心愛的紅杏乃是拾遺門少門主,但他一則見不得女人吃苦;二則跟前邊那些老家伙們說不上話;三則他天性就喜歡往女人身邊湊,所以他也落在后邊陪著那個女人,每遇到陡峭之地,他便伸手拉那女人一把。
紅門主本來陪著那女人同行,但見鐵牛伸出援手,索性開口請鐵牛幫忙照顧一下,她自個兒加快腳步,追上前邊的幾個人。
只可惜鐵牛陪著的那女人,比紅門主包裹得還要嚴實,就連兩只手上都戴了黑手套,鐵牛始終未能知道這女人是何容貌,究竟多大年紀。
不過在鐵牛最開始伸手拉這個女人的時候,那女人曾經道了一聲謝,鐵牛聽她嗓音嘶啞,該當年紀不輕。
那就令鐵牛陪著這女人的動力自然而然消減不少,不過紅門主已經走在了前邊,鐵牛總不能撇下這個老女人不管,只能耐著性子仍舊同那女人一道落在后邊。
不久登上了一片稍顯舒緩的石巖,更往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已是冰雪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