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電筒,修了。
電燈泡?這個不修。
自行車,鏈條斷了,修。
收音機,這個可以修。
破熱水瓶?這要老子怎么解釋是如何修的?
破碗破鏡子更是靠邊站,修這東西又不賺錢更不增加GDP。老子修它干嘛?
周青峰放言三天內免費維修,門可羅雀立馬變成門庭若市。鄉里人也不管他能不能修,翻箱倒柜把一些積年累月的廢品翻出來,通通朝他店鋪里塞。
大多數東西都是‘雞肋’,留之無用,棄之可惜。于是它們紛紛被送到周青峰這里來‘死馬當活馬醫’。反正是免費的,萬一能修好,豈不是賺了?
周青峰被老百姓的實用性生存觀給折騰死,他只能嚴詞拒絕胡搞的待修物品,盡可能選擇那些可以給出‘科學解釋’的待修物——否則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會出現在他面前。
白天收待修物品,講好了讓物主過兩天再來拿。實際上周青峰隨手就施展修復術,對物品進行修理。能修的當場就能修好,壞的太嚴重的就只能放在單獨的貨架上,等待退回。
瞎折騰一天,修東西不累,忙忙亂亂可累了。等著日落西山,周青峰就把店門關了,準備洗洗睡覺。這年代夜里黑燈瞎火,沒點娛樂活動。長夜漫漫,實在無聊。
門口忽然傳來踢踢踏踏的腳步聲。有人在外頭敲了敲門,一個細細的聲音喊道:“師傅,能幫幫忙嗎?”
店門再次打開,外頭站著個年輕的姑娘。她打著手電,很是歉然的說道:“師傅,你能修桌子嗎?”
我......,要不是看在這姑娘長相還不錯,周青峰都想罵娘了——怎么修啥的都來找我?能不能讓我修點高價值的東西?錢不錢是一回事,好歹尊重一下來自異界的神奇奧術啊!
姑娘很是著急,萬般懇求。周青峰也不好說啥。他看看姑娘身后,“桌子呢?”
“在學校。”姑娘低聲說道:“我沒法把那桌子扛過來。”
合著要我上門服務——周青峰撓撓頭,心想:“反正夜里沒事,就當是做好事了。”
“桌子怎么壞了?”
“桌子腿斷了。明天縣里領導來視察,那張桌子要當主席桌。可現在桌子斷了腿,我實在找不到別的大桌子來頂替。師傅,幫幫忙。你開個價,我有多少錢都給你了。”
周青峰還真不知道該怎么修桌子,他甚至連錘子釘子之類的工具都沒有。姑娘也是病急亂投醫,不知從哪里打聽他會修東西,于是急匆匆的就上門了。
“走吧,我去你那里看看。先說好哦,我未必能修。”周青峰把店鋪給鎖了,跟著年輕姑娘走。
鄉里有一所小學,大概兩三百學生。這姑娘是學校老師。見周青峰愿意幫忙,她大松一口氣,主動自我介紹道:“我叫馬婧,師傅你該怎么稱呼?”
明明是個年輕小伙,師傅師傅的把周青峰叫得眉頭都皺起來。他只能糾正道:“你叫我小周吧。”
“小周師傅。”姑娘還是不忘把‘師傅’兩字帶上,“這次真是謝謝你。”她看周青峰兩手空空,小心提醒道:“師傅,你不帶工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