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你再寫幾篇文章,趁熱打鐵,把這做成一個系列研究。”周青峰下意識的又講了幾句關于物流管理方面的事項,都是按‘后世’的公開經驗侃侃而談。
馬婧對此言聽計從,硬把周青峰拉到自己在學校的辦公室,兩人關起門來討論。一天時間就寫了四五篇文章——有序競爭,政策保護,重視內需,強化基建,高效管理。
周青峰嘴巴上說的頭頭是道,馬老師則下筆如神。從一大早寫到天黑,兩人連吃飯都在辦公室里湊合。
寫完之后,馬婧親自跑去鄉政府,打電話給縣教育局,說自己有相關問題的深入稿子。教育局竟然推薦馬婧以新時代基層教師代表的名義,把稿子發到市里。
若是今晚送去,當晚過審,趕在明天天亮前就可以印刷,登在天陽日報上——這份殊榮讓年輕的女老師心花怒放,笑聲在辦公室里連綿不絕。
“壞小子,你騎摩托把我送到市里去。”
此刻是剛入夜的七點半。馬婧抓住男人的胳膊,撒嬌般的搖晃,挨蹭。周青峰也是頭一回在正式刊物上發表觀點,當發現自己的想法在實踐和輿論上得到認同,心中亦是暗爽。
這才是真正改變了社會,推動了歷史發展嘛。
現在的鄉村道路不好走,南頭鄉騎摩托去市里,最快也要三小時。可不管是馬婧還是電話里的市報主編,都迫不及待想要把‘系列報道’發表出來。
這是一個風潮,一個熱點。但不管市里還是鄉里,很多人都對此懵逼。官僚體系的遲鈍是出了名的,少有人能系統的闡述其中的發展脈絡和相互關系。
可按馬婧的說法——市領導都等著要看呢。
吹了三個小時的夜風,‘嘉陵’摩托進入市區,十一點多才找到市報社。由于報業的特殊性質,夜里加班的大有人在。
馬婧想拉周青峰一起進去,可周青峰卻在報社外的冷風中搖搖頭。
“我不太適合公開露面。”
“為什么?我把你的名字作為第一作者了。”
“那就把我的名字刪掉。”
周青峰為此苦笑,他本能的抗拒將自己和突然爆紅的‘文章’聯系起來,“我對名望毫無興趣,你幫我承擔這份責任吧。這份榮譽對我來說毫無用處。”
夜風蕭蕭,報社門口安安靜靜。
這年頭想出人頭地很難。大家削尖了腦袋去鉆營,逮著機會就向上爬。一篇受上級重視的稿件看似輕飄飄,卻有可能是千金不換的‘敲門磚’。
“你干嘛對我那么好?”馬婧瞬間感動,文藝女青年腦補出周青峰的一往情深。她眼淚奪眶而出,“臭小子,你好壞。又聰明,又能干,還這么大氣,讓我覺著都配不上你了。”
當前的報社外還有武警駐守,冷冷的看著大門口的男女對視,看著他們靠近,看著他們輕輕擁抱在一起,交頸呢喃——這是大型虐狗現場,專門欺負單身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