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帶隊的副行長很是為難,但他也不拒絕,只表示要回去請示領導。這個態度就讓周青峰一方大為振奮,他們轉而主動開口。
“如果第一階段合作順利,那么將市機械廠和電池廠的抵押資產整個打包,作為第二階段的目標。我們可以出一億港幣。”林婉這是獅子大開口了。
市機械廠就十幾公頃土地,是建國時期的老廠子。當年天陽市還沒建立,天陽機械廠就存在了。
機械廠設備老舊,產品落后,一年不如一年。三角債耗盡了廠里的流動資金,現在也淪落到靠銀行貸款續命的程度。
如果說賣個火柴廠和土特產公司只是小意思,那么賣掉機械廠就是會惹來天大麻煩的大動作。
“不行,不行,不行,這個絕對不行。”工行的副行長直接搖腦袋。不是市里不想賣,而是政治上影響太大。現在不是亂破天的九十年代末,沒人敢背這個鍋。
林婉大為失望,轉而尋求其他肥肉,“市鋼鐵廠如何?”
天陽市有一家小鋼鐵廠,靠廢鋼鐵作為冶煉原料,短行程電爐煉鋼。‘鋼鐵廠’的名頭很大,實際上廠子只有冶煉車間和型材車間各一,百來個職工。
職工中一半是光拿錢不干活的離退休干部,或者工會之類只能打雜不能創造任何價值的廢物部門。
工行副行長的眉頭擰成了川字型,“你們愿意付多少錢?”
“五百萬港幣。”周青峰開口了。
“太少了。”副行長再次搖頭。
“我們可以接手一半的鋼鐵廠職工。”周青峰又說道。
市鋼鐵廠效益還不錯,至少鋼鐵現在很緊俏,一個月上繳利稅十幾萬。相比其他奄奄待斃的國企,他們算過的相當不錯。
五百萬確實太少了,副行長還是搖頭。市里只想甩包袱,可不想把能下單的母雞賣掉。
“鋼鐵廠若是賣給我們,以后這個廠的利稅按港幣結算。”周青峰說道。
嗯......?!
這個就很有意思了。
副行長臉上有點笑意。
周青峰進一步說道:“順帶把市日化廠和電子廠也賣給我,湊夠兩千萬港幣。以后我在天陽的利稅都可以按外匯結算。”
‘圣光’不缺外匯,手頭的外匯甚至比軟妹幣還多。周青峰卻希望能買下幾個跟自己相關的企業。他需要一批立馬用得上的人員,另外這些廠子的地皮其實挺值錢。
第一場談判持續不到一小時,雙方僅就各自感興趣的話題相互討論,交換意見。工行的人員確定周青峰的意圖和開價后,就連忙返回向領導匯報。
說實話,周青峰感興趣的幾個廠子雖然很爛,可花三千萬就買走也是超級便宜,屬于折上打折。要不是動用外匯購買,市里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
可市里頭頭腦腦聽到周大凱子居然想花一個億港幣買市機械廠,竟然是心動的感覺。市機械廠的價值肯定不止一億港幣,但它欠銀行的債務也不止一億了。
市里要開會,要向上級通報,要獲得審批,整個流程不知要多久。但市府就跟篩子似的,‘消息靈通’人士實在太多。
購買國企的事八字還沒一撇,全市就知道周大凱子又開啟花錢撒幣模式了。一時間,風起云涌,八卦四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