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大工程,走的流程越長,兩三年能結束就是運氣。可干工程的最怕收不到款,一旦爛尾真是會要人命。
周青峰愿意外匯支付就等于給工程隊和供應商保值了,加快付款更是逼得一堆人擠過來搶活干。
消息放出,半個月不到,省內各家施工單位蜂擁而至,精兵強將齊聚天陽。省外的施工單位干著急,又無比羨慕。
才到天陽,史維奇等借調人員就領略了一把周總的財大氣粗。等住進了冶院特意布置的招待所,他們更明白了什么是奢華大氣上檔次。
“我有次跟團去日本,逛商場時見過這玩意。”
一名借調來的工程師參觀了招待所的公共廚房,指著廚房內的微波爐而感嘆。
“我當時不認識這是什么,商場的售貨員朝我翻白眼。”
冶院原本的招待所只有四十幾個房間。隨著外來人員的暴增,所有房間全都住滿了。
為了讓從各地趕來的技術和工程人員有地方住,冶院不得不騰出了一棟五層的教學樓。
教學樓內每個教室分男女簡單隔開,里頭擺滿了臨時布置的高低床,一個教室里愣是塞進了二十號人。
可住進來的人們卻沒半點怨言,因為這臨時賓館實在豪華的過分。
每層樓有八個教室,樓道走廊兩頭分別布置了公共廚房和洗衣間。
平常人家的廚房大概就是爐子和鍋碗瓢盆,唯一稱得上電器的只怕就是天花板上跟蛛網連在一起的燈泡。
可周青峰為了招待史維奇等技術人員,每層樓里光冰箱就放兩臺,洗衣機五臺。燒水用電水壺,熱飯熱菜都用微波爐。
打開冰箱,里頭是冷飲瓜果,隨便吃喝。吃完了喊一聲宿管,立馬有人開著機動三輪車送過來。
公共廚房不生火,但冶院的食堂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持續不斷的供應飯菜。
史維奇住進來剛剛放下行李,就去食堂美美的吃上一頓接風宴,大魚大肉吃個飽,心里頭那叫一個舒坦。
為了把周青峰這些‘心頭寶’招待好,‘圣光機械’的后勤部擴編三倍人手,多給了五倍經費。
林婉光是為了組織好其中的人員,就費勁了腦筋。
面對草草布置卻超乎想象的公共廚房,有人感嘆的講述自己在日本的見聞。
史維奇跟在后頭奇怪的問道:“不是說日本人都很有禮貌么?”
那名工程師翻了個白眼,“接待我的是個官派留學卻賴在日本的二鬼子,比真鬼子還可恨。
看到我們當時的窮酸像,那家伙的鼻孔朝天,愛理不理。他會說漢語偏不說,故意說日語,好像要跟我們劃分界限。
反而是真鬼子更客氣些。”
說到這,那名工程師又笑了,“借調我們的這位周總肯定來頭不小,說不定那天我們自己也能造微波爐,然后賣到日本去。
讓那幫二鬼子替我們賺錢。”
哈哈哈......
暢想總是叫人愉快,初來乍到的人們對今后的生活充滿期望。眼下他們雖然連自己的住所都沒有,但這不妨礙他們愉悅的心情。
教學樓改造的招待所內有公共浴室。
史維奇去洗個澡,換身衣服,打算在冶院內逛逛,參觀一番。只是不等他把自己愛人叫上,配發的移動電話忽然響了。
“喂,是史維奇史工嗎?”有個年輕的聲音問道。
“是我。你是哪位?”史維奇答道。
“我是周青峰,我在冶院的機電樓。聽說你是學計算應用的,能搞定內部網嗎?”年輕的聲音問道。
內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