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穿著小馬甲,帶著記者證,舉著相機甚至攝像機的hk記者,幾十號人緊張的直冒汗,連忙整理自己的衣服,甚至幫對方修正儀態。
“連hk記者都來報道我們‘圣光’?”黃鸝還是頭一回面對攝像機呢,笑容很僵硬。
林婉也很不自然,卻故作大方,硬撐的低語道:“我們本來就是有國際影響力的公司。”
等等......,剛剛記者自稱是那家的?
《和諧周刊》?這媒體聽來耳熟啊。
采訪就在南苑機場外。這地方......,破啊!
航站樓修的跟小車站似的,周圍就是帝都市郊,二十年后這附近都成片的大荒地。就連路都爛到一定程度,不忍目睹。
就這糟糕的環境,周大爺則很自然的走近記者面前,淡淡微笑道:“你們hk記者跑的挺快嘛。有什么要問的?”
記者也是新手,認出采訪目標后緊張的很。
“周先生,我們注意到‘圣光集團’正就民航業跟大陸官方接洽。請問你為什么要涉足這個極具挑戰的行業?”
周青峰聽口音,再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和諧時報’的記者似乎是帝都本地人,不知蕭金浪從哪里找來的,也許是帝都的大學生。
這就是‘和諧時報’在帝都的特派記者了。
雖然是自家媒體,但樣子還是要做足的。周青峰原本是讓蕭金浪派人來拍幾張照片,發個新聞通稿。
但馬主任在飛機上的一番話起作用了。
“你說‘極具挑戰’,指的是太難吧。”
周青峰感懷的笑笑,“可正因為難,我才要去做呀。大陸的民航業潛力巨大,未來三十年將會有上萬億美元的市場,三千架以上的采購量。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早點進入,早點受益的行業。民航產業鏈非常長,涉及極其復雜的研發和供應。發展的好,它可以帶動數千萬人口實現經濟騰飛的。”
臨時調來的記者有點呆,這跟預想中的回答有點不一樣。其采訪業務也不熟練,只能干巴巴的繼續問道:“呃......,‘圣光’打算投入多少資金?”
“我們公司目前的資金流非常充裕,財政狀況極其健康,投入到客機采購方面的資金不會少于十億美元。
我知道這個數字會嚇呆很多人,乃至對此不相信。但這無所謂,畢竟我們也沒打算對外融資。
錢的問題,對我來說從來不是問題。我更關心的是技術和管理,這點在大陸更加欠缺些。”
周青峰簡單的回答了兩個問題,并笑著接受閃光燈的照耀。
不得不說作為‘完美之軀’,他年輕,昂揚,帥氣,挺拔的身姿充滿魅力和自信。身邊的兩個大美女更是陪襯的極其完美。
還有后頭一大群團隊人員猶如背景板,正好遮住了機場外的荒地,讓照片看起來更有氣勢。
‘圣光’在帝都買樓,有專門的代表處管理物業。蕭金浪親自安排了兩輛‘奔馳’和大客車在航站樓外等著。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前往市區。
國內航空業其實非常缺飛機,尤其缺大飛機。但運十項目死掉,項目組解散,各家航司就只能花外匯從國外購買。
不管是空客還是波音,目前便宜的窄體支線客機都在4000萬美元以上。圖-154的裸機價格則在七八百萬美元左右,非常非常便宜。
至于圖-154的惡名是怎么來的?
94年和99年,國內的圖-154發生兩起空難。其中的94年西安空難摔死了一百六十人,是國內民航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事故。
雖然事故后來查明都是地勤維護上的錯誤造成的,但毛子貨在技術上確實不如歐美。
圖-154的油耗,維護成本,航材消耗,乃至空中停車率都比空客和波音產品高一大截。其乘坐體驗不用提了,跟坐綠皮車差不多。
大概96年后,國內就不再進口這玩意,到了2002年更是完全停飛。畢竟那時候國內也有錢買高檔貨了。
但對于現在來說,圖-154還是有其價值的,就看周青峰怎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