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國內商品在俄羅斯的名聲算是徹底敗壞了。
等到國內從九十年代末開始成為世界工廠,產品賣到全球的時候,偏偏在俄羅斯市場的名聲一直很差。
人家記仇記你一輩子。
媒體之后報道‘罐頭換飛機’占的便宜,這背后的代價不為人喜就隱去不報了。可現在周青峰站了出來,直接把南德的生意給攪黃了。
蕭金浪把所有問題都通報給了蘇方,這才是崔可夫副部長親自趕來的真正原因。
看了己方跟南德集團錯漏百出的合同,年逾花甲的崔可夫坐在帝都飯店的房間里,默然無語。
昔日鞭撻世界的‘紅色帝國’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任誰也無能為力。
早在六十年代,蘇聯經濟就已經不堪重負。
比如有誰能想到世界第一大領土的國家,竟然會餓肚子?為了滿足國內居民需求,蘇聯不得不大量進口糧食。
七十年代末,世界油價下跌給了蘇聯重重一擊,外匯收入下降導致糧食進口困難。經濟就此進入下行通道。
拖到91年,帝國轟然倒塌。
帝國是要倒塌了,但人民還是要生活的。
現在能大量提供廉價輕工業產品的也就只有中國了。崔可夫丟開跟南德集團的合同,拿起另一份由‘圣光’提供的備忘錄。
同樣是四架圖-154,‘圣光’開出的價碼就實際多了。各種食品,輕工業產品都有清楚的規范。數量和交期都寫的清清楚楚。
‘圣光’提醒蘇方不要走鐵路,選擇走海路更廉價也更方便。五百個車皮也就是一千個標準集裝箱而已。
第一次交易,‘圣光’大方些給算多些,一千五百箱。這么點貨,普通的集裝箱貨輪就能裝走。
從魔都或廣州出海,運到海參崴或者圣彼得堡,又快又方便。頂多三個月就到了。何必要花五年時間走鐵路?
‘圣光’實力雄厚,組織貨源的能力遠超南德。
周青峰還提出了雙方驗廠驗貨的制度。他坦言目前國內假貨和騙子橫行,提醒蘇方在交易中會遇到的麻煩。
驗廠驗貨是國際貿易中非常通行的制度。這是當年歐美商圈經歷過各種騙局后總結教訓,建立商貿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比如一家美國公司要從中國進口貨物,他對中國商家又不熟悉,就會請自己信任的驗貨公司到中國去驗廠驗貨。
確認工廠有生產能力才會下單,確認貨物質量無誤才會付定金。
這種驗貨驗廠公司必然熟悉不同地區經商環境和法律,是確保交易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
周青峰就在備忘錄中提出,‘圣光’可以成為蘇方在對中貿易最好的伙伴和驗貨公司。
說白了,‘圣光’要做這個中介,要成為國與國之間貿易的橋梁,順帶收點過路費什么的。
付不起錢也沒關系,老朋友談錢多傷感情,給點資產就行。
反正接下來老毛子的國家和社會都一團糟,官方為了賺錢什么臉面都不要,私人為了賺錢連核材料都敢倒賣,還有什么東西不能拿出來賣?
總之,周青峰就是想借此契機向蘇方表示——大兄弟,我很可靠,不要搭理其他騙子,跟我做生意吧。
我絕對公平公正,童叟無欺。該給的錢和貨,我一分一毫都不會虧你的。
來吧來吧,達瓦里希,像我這樣可靠而有實力的男人不多見的。
快投入我的懷抱,我跟其他妖艷賤貨都不一樣。他們饞你的錢和貨,只有我......,就饞你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