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機來了,跑跑物流也是可以的。運營費貴點就貴點了,畢竟采購價便宜。
實在不行,買來之后就一股腦的丟給軍方。反正軍方有飛機就開心了,根本不挑剔。圖-154那么爛,都一直用呢。
為了少花錢,周青峰還給蘇方出餿主意——毛子啊,反正你們這都要分家了。這‘二毛’家有一百多架呢,不如......,明白我意思么?
不管明白不明白,反正蘇方談判人員都點頭。
這下輪到周青峰心里瞎琢磨——毛熊家崩的速度還真的快。這離解體還有兩個月呢,就開始搶著......
忽然間,周青峰有所領悟——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現在毛熊的官僚個個人心惶惶,誰也不敢說自己能繼續干下去。
這自然是大難臨頭各自飛,能撈一點是一點。
蘇方談判代表一個勁的向周青峰推銷,并且強烈要求快點交易。如果是現匯可以再打折。
折扣從一開始的九折八折,慢慢滑向六折五折。面對超便宜的價格,周青峰忍住了——這幫蘇方官僚只怕是想拿錢跑路。
就算一折買下,回頭只怕就找不到人。
周青峰堅持易貨貿易,甚至都不肯再給移動電話等商品做預付款,逼著蘇方接受輕工業品交易。
交易的壓力很快就壓在留守的何玉蘭身上,因為蘇方為了快點撈錢,開始催貨了。此刻大姐姐都不在總部大樓,而是在天陽的一家罐頭廠。
“我們需要自動化的罐頭生產流水線。”
何玉蘭帶著幾名公司技術人員,還有十幾名來自各地的廠商代表。隨著她扭頭問話,好些人目光躲閃,不愿對視。
天陽的縣市有十幾家罐頭廠,全都技術落后,產能底下。為了滿足蘇方需求,‘圣光’不得不去福建,湖北,山東等地籌集貨源。
可這年頭有個很讓人尷尬的事,國內產能高的罐頭生產線都靠從日本進口。很多產品打廣告都將此作為賣點。
在前往帝都之前,周青峰就派人對罐頭產業進行摸底。
摸底的結果讓他很是火大。他向市府建議將天陽的罐頭廠合并,購買新的生產線提升質量和效率,降低成本。
奈何市里只想做‘文娛’的生意賺外匯,這個比較輕松,利潤又大。搞罐頭又不賺外匯,這就沒動力了。
無奈之下,‘圣光’只能自己來干這事。
何玉蘭要解決的第一件事就是全自動生產線。因為目前天陽一半罐頭廠還完全靠人力生產,效率真個低哦。
罐頭廠車間不大,所有工序擠在一起。十幾個工人正在手工處理一批柑橘,剝皮的果肉送去蒸煮。
煮水果的鍋爐冒著蒸騰的熱氣,弄得整個車間環境潮濕悶熱,讓人非常難受。
何玉蘭身后的代表來自多家食品機械生產單位。‘圣光’出名后,他們立馬聯系過來推銷自己的產品。
這些單位有河南的,有福建的,有山東的,有湖北的,可他們都存在一個問題——生產線水平落后了,頂多是半自動化的,不如進口的生產效率高。
等了半分鐘,有人嘀咕了一句:“我們的生產線也能用啊,為什么要求那么高?我們又不要外匯。”
何玉蘭頗為生氣,“我用外匯買,你們能造出跟國外同樣水平的生產線嗎?”
發牢騷的人吶吶嘴,不說話了。
不是不想賺外匯,是真沒那個本事。現在大學生金貴著呢,懂自動化流水線設計的更少之又少。
國內技術水平落后的根源是人才隊伍的落后。
等了半天也沒人冒頭,何玉蘭氣的罵道:“你們還是不是男人?我們提供所有技術資料,你們居然沒一個敢干的?”
發牢騷的人又嘀咕一句,“那些資料一大堆,又是啥工控,又是啥ISO標準,我們根本看不懂。你這不為難我們么?”
一幫不思進取的廢物,真是叫人失望透頂,何玉蘭就想轟這幫人滾。
(今日份更新結束,請給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