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點沒錯。從實踐來說,國內花了二三十年才建成全產業鏈體系,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唯一國家。
注意,是唯一。
鷹醬也沒有全產業鏈。
可這個過程真是太難了,都是被逼的。
就好像一個南方人習慣吃大米飯,跑到北方頓頓饅頭面條,肯定不太習慣。建立和轉化工業體系就不單單是習慣不習慣,更需要時間和金錢以及人才。
國內本來有機會購買‘豹二’坦克和‘幻影’戰機,但最終買的還是蘇式裝備,因為國內的工業體系本來就是蘇聯援建。
好高騖遠就會落得三哥那樣,造個‘阿瓊’坦克幾十年,用了全世界最好的分系統裝備,結果工業體系不配套,造出一輛蹦蹦車。
所以搞大飛機的制造廠是可行的,國內現有的飛機科研生產體系都能用得上。但馬主任也勸周青峰......
“你這個制造廠好歹也是重工業,能不能不要放在天陽?那地方根本沒有配套企業,連供電都不夠啊。你放南昌也比天陽強啊。”
地圖一打開,天陽作為四五線小城的本質就暴露了。作為南方丘陵地帶,市區面積太小。
馬主任想讓周青峰把這個至少幾十上百億投資的大廠子搬到其他大城市。但后者壓根不為所動,指著地圖表示:
“天陽市區是小,但天陽地區夠大。周邊十幾個縣,那個地方不能放下一個制造廠?我看安東縣就不錯,地方夠大。”
馬主任差點沒被周青峰氣歪鼻子。天陽市就窮的叮當響,安東縣更是窮的響叮當。市里好歹還有點工業配套,安東縣則是純粹農業縣,啥都沒有。
“周總,這制造廠如果建在帝都,初步投資頂多十個億就夠。可它真要建在安東縣,前期投資不會少于五十個億。”
話說到最后,馬主任已經有些義氣之爭。他和很多人一樣都不明白周青峰為什么要死磕天陽?
“因為天陽是個市嘛。再往上就容易404了。”這句心里話不能朝外說,周青峰卻對投資歷來很來勁。
顧問團給‘圣光’做過依托天陽地區條件的工業規劃,這個規劃從交通到電力再到人員培訓,都有細致步驟。
但沒人把這個規劃當真,因為這其中包括了太多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花費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幾十個億起步,上千億才夠。
這投資收益低,回報周期長。不是腦子進水的人是不會干的。以‘圣光’目前現金奶牛般超強的盈利能力,也沒辦法拿出幾十億的啟動資金。
但是......
誰說大爺我拿不出幾十億軟妹幣?賺的錢就是為了花,否則就要貶值。我非要花幾十億!
周青峰將馬主任的勸告拋之腦后。他在莫斯科打電話給在天陽的黃鸝,開口就一句話:“你跟銀行熟悉。幫我問問貸款,大筆的貸款,利息要低一點,時間要長一點。”
‘圣光’掌握了大量優質資產。哪怕是包袱般的倒閉國企,在周青峰手里拆分一下也變得猶如香餑餑。
可這么一家超大企業卻始終不貸款,完全靠自有資金發展。天陽的銀行系統都愁死了,被同行嘲笑是‘守著金山沒飯吃’。
黃鸝聽到周青峰說要貸款,方才覺著‘這才是一家正常企業的表現’。她出身銀行信貸科,電話中笑問道:“周總,您要貸多少?”
周青峰沉默一會,口中吐出一個數字,“先貸少一點,來個一百億軟妹幣啊。”
多少?
一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