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危機能借助資金鏈條成百倍的放大。當匯豐自覺斷臂自救非常果斷時,危機在醞釀半個月后逐漸爆發了。
hk的英國佬宣布接管匯豐,整理其財務安全漏洞。但在確定漏洞大到千億級美元時,他們居然縮了,拒絕提供政府級的信用擔保,更不愿意注入緊急資金。
hk是東亞的地區性金融中心,但英國佬坐視危機爆發。因為窟窿太大了,一不小心會把英倫三島都拉進去。
這情況甚至超出了周青峰的預計,他原本就是泄憤似的找匯豐麻煩,沒想到匯豐是盤根錯節的資金鏈的核心要害。
匯豐遭殃,跟它有牽連的實體都得受牽連。
東亞此時的經濟引擎是日本,但日本的經濟危機已經爆發,現在自身難保。
其他小龍小虎撐不起足夠的場面,只能眼睜睜看著資金鏈斷裂的危險猶如瘟疫般向外擴散。
恐慌是會傳染的。
當整個東亞的金融機構意識到危機不可避免,大家都在抽銀根,收縮保命。不想破產的話,賤賣資產是唯一的辦法。
金融危機面前,能拿出錢來的就是救世主。周青峰表示自己愿意花錢收購時,首先是一堆金融機構跳出來向他推銷打包的‘負面資產’。
這里的‘負面’不是指資產不好,而是指這些資產正在貶值。
可笑的是,不單單匯豐在這么干,還有一大堆銀行在這么干。
這就跟之前天陽的銀行想盡辦法要甩掉國企包袱似的。‘包袱’每在手里多待一天就要多一份虧損。
銀行是最討厭虧損的。
送到周青峰面前的‘負面資產’之多,宛如一塊塊肥肉,讓他難以取舍。
目前出售的都是些很有發展潛力的實體,隨著國內經濟即將開始的高速增長,只要買下來就能十倍百倍的賺。
十五億美元顯然是不夠的。
索菲亞不得不上調采購金額到五十億美元,以便將更多的資產納入購買清單。可當花出去的錢越多,涌上來推銷的企業成十倍的增加。
在四月份的‘圣光經濟周刊’刊行后,有銀行確認了‘圣光集團’的盈利預期,愿意向‘圣光’提供貸款進行幫助收購。
這......多不好意思!
周大爺節操尚在,不熟悉西方‘毀家奪財’還要污蔑別人自找的黑心套路。他總覺著自己搞出來的危機,總不能太張揚。
可這種占一次便宜不夠還要再占更多便宜的做法,實在太讓人......,無法拒絕。
連日本那邊的財閥都坐不住了,之前曾經聯系過的‘三井’主動派人上門,要求繼續之前跟‘圣光’的貸款業務,并提供更進一步的服務。
由渡邊雄牽線,‘三井’財團派來一名副社長,親自到hk拜會周青峰。
就在‘圣光’分公司的會客廳,雙方見面寒暄幾句,‘三井’副社長開門見山的表達來意。
“總裁閣下在過去兩年創立了‘圣光’集團,業務發展之快令人印象深刻。我們‘三井’一向重視大陸市場,愿意為‘圣光’的擴張提供助力。
我們得到了普華最近審計公布的‘圣光’財務狀況,認為有必要向總裁閣下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