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三百億美元想買點技術,可日本人都不賣啊。人家就是卡我們的脖子,就是笑話我們。可半導體技術到現在也就幾十年,我們追趕還來得及。
對手已經把錯路彎路走了一遍,我們只要按他們走過的技術路徑,追趕起來肯定很快的。關鍵不在于這事有多難,而在于我們是不是現在就起步。
‘圣光’花三百億美元買不到技術,那么在國內投資三百億能不能有所成就?這個問題,我只能請各位來回答了。”
在被嚇傻之后,計算機界的大佬們的腦子基本是懵的。周青峰侃侃而談,他這個外行說啥是啥,別人連個插嘴的份都沒有。
“國內有多少人才儲備?掌握了多少真正的技術?有什么發展規劃?幾時才能追趕上國外先進水平?”
面對周總裁一口一個疑問,國內大佬全都羞愧難當。好多人覺著自己內部爭來斗去,就好像在泥坑里打仗,讓外人看笑話。
“‘圣光’愿意在國內投資半導體?”有位大佬當面詢問。
“‘圣光’是兩條腿走路,既愿意花錢從國外引進技術,也愿意在國內投資發展。關鍵看各位的能不能上靠譜的項目。”
周青峰還特別引薦了索菲亞,“這位是‘圣光’的風投總監,只要項目通過她的評審,‘圣光’就愿意投資。
在半導體行業,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不管是設計制造還是封測,不管是芯片還是存儲器又或者高性能器件,都可以拿到錢。
三百億美元的資金,要么給國外,要么給國內。我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花出去。就看各位愿不愿意從我手里拿走。”
這年頭搞科研就怕沒錢,只要有錢不怕沒項目。
這天底下大部分觀念,都是跟著鈔票跑。不管大佬們面對多少困難,又多么崇洋媚外,面對實實在在的投資,總是要轉變態度的。
PS3被索菲亞改造成了一臺超級服務器,就裝在‘圣光’的帝都總部大樓,用于實現辦公信息化。
周青峰再捐幾臺給關系好的國內單位,讓對方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吸引更多的合作者。
在PS3亮相后,從部委到院所就猶如被抽了一鞭子,所有人都得面對己方極度落后的‘事實’。
大佬們先是被‘黑科技’暴擊到頭暈,又被‘三百億’砸的熱血沸騰。國內計算機院所還是挺多的,消息傳開,所有業內人員立馬開始琢磨。
國內半導體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從業人員數量太少,撐不起復雜的產業鏈。
索菲亞帶隊不停的在全國到處跑,聯系計算機產業的諸多院所,首先一個要求就是要他們擴招。
同時,《圣光經濟周刊》《和諧周刊》開始發新聞,大篇幅闡述國內半導體的落后和卡脖子,詳細描述自己在那些地方落后。
國內老百姓也就看熱鬧,少不了有人跳出來唱衰。等著輿論烘托的差不多,‘圣光’再拋出‘三百億美元投資計劃’——國外不行就國內,鼓勵大家投入到行業內來。
對于老百姓,多余的話不用說,只需要在媒體頭條寫上——未來五年絕對高收入職業都在半導體行業。年入十萬不是夢想!
抽一鞭子再給顆糖。套路不怕老,有效就好。
全國上下又被周青峰制造的話題引發新的熱度。
三井反應倒是快,再次主動跟‘圣光’聯系——周總不要生氣嘛,半導體產業研發投入很大的,一旦失敗就是顆粒無收。不如我們再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