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黑云壓頂山傾,怒風卷地振林。
陸青立于風中,長衣飄飄,眉頭微皺。
妖風席卷天下之勢,越發明顯了。
低頭再看宗門,已然胸有成竹。
來到山巔北側。
垂直峭壁下三十丈才是陡坡,陸青計劃之一從四面往出延伸三十米,互相連接,以懸架支撐。
二者,以峭壁為支撐,梯次平臺向下修建。
前者省時,勢危。
后者費力,一勞永逸。
思來想去,還是用第二套方案。
若以懸架支撐,宗門遭遇入侵,垮臺下去,豈不是今后數天要做無用功?
現在他以練氣凝脈境界,實力非比以往,修建進度會快上不少。
等日后境界提升。
宗門可懸天而建,奇山峻嶺,飛瀑天湖,氤氳云岫環繞,實乃仙境。
依照此法,來到東側。
起字訣、變字訣、融資訣交相使用。
從二十丈的峭壁下不斷往上疊加方石,此法靈力消耗極其嚴重,一盞茶的功夫就需停下修整一會。
一天一夜,也只鋪出來十平不到。
若想修房,至少需八十平才行。
到時可將宗門內所有房屋推倒重建,把他的臥房搬到一邊,北面騰出一間,擺上熏香蒲團,用來講道。
老松不挪,就讓它擺在院中。
以現今宗門舊址為中心,四周梯次向下沉降式修建,美觀好看。
南坡天池效果就很不錯。
將四位弟子臥房分別修建出來,二十平足夠一人居住,內供臥床屏風打坐蒲團。
外門居住的臥房留在南坡前,與灶房相距不遠。
宗門中心可空余出一個廣場,方便日常練劍。
此番設計,至少可用到三年以后。
最終,如此小的地方,必然承不下諾達的宗門,還需挑選其他山峰,把門派化成各個分區。
接下來半個月。
陸青整日忙于重新修建規劃宗門,諸位弟子也每日參悟劍訣,空中對練,積累戰斗經驗。
這一日。
陸青在西面峭壁忙碌,方年找到他,道,“我有一事相問,不知師尊可有時間?”
從空中落下,盤膝而坐恢復靈力。
“講。”
拿出修行功法,道,“五行神火訣上書,要以五行先天靈火淬煉神魂,五行相交,種下靈火根才能練氣大成,可這五行先天靈火我要上何處去尋?”
“乙木、庚金、丙火、壬水、戊土,此乃五行先天,靈火不同,所煉法寶也不同,若想尋得火種,為師倒也有辦法,不過你得等一段時間。”
“師尊你有法子?”
“不必多問,去練劍吧。”
方年眼睛滴溜一轉,把古書藏在懷中,哼著小曲就往回走,心道,師尊果然知。
想到此處,他越發好奇,師尊此人究竟是何種來歷,好似世間就無他不知道的事情。
先前講劍,十萬年前的秘聞都能侃侃而談,似親身經歷。
難不成,如他所說,真是真仙轉世?
何止真仙,前世沉迷其中時,多種辦法,陸青都已證得大道,飛升真仙,現今不過重走舊路,自然得心應手。
建成煉寶閣與煉丹房后,天機印自會提供五行先天靈火所在之處,還有基礎丹方與百草藥爐。
下品蘊靈物修煉室建成以后,靈氣充沛,每日在其中修行,門派內練氣修士可增加一成修行效率。
如陸青此時距離貫通境界還差一千零四十天,若每日都在其中修行,可算一又十分之一天。
總體下來,九百四十五天就能抵達瓶頸。
而且凡門素流還能減少半成下一境界抵達時間,一來一去,八百九十八天就能修至貫通境界。
又十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