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馮茂坐在前往呂林堡的火車上,也不知道第九次還是第十次拿起勒內閣下的信。信上的內容很簡單,“我已經被教廷征調,前往北方與維京帝國作戰。你到呂林堡,與我一起出征。速到!”
接到老師的信是七天前,馮茂正和埃里希等骨干人員對第二次經濟作物銷售后的財物支出做總結。收到信,馮茂花了幾秒鐘考慮,立刻換了話題,“我要出去幾個月,這幾個月里面財物的事情由埃里希負責。”
一個小時后,埃里希趁著散會拉住馮茂,雖然馮茂現在只有十五歲,但是埃里希緊張的表情讓馮茂覺得埃里希看上去更年輕。
“馮殿下,我做不了這個。”埃里希聲音里面有緊張,也有點興奮。
“我又不是讓你管這么大一片,而是讓你管財務。按照財務制度走就行。”
“可……我才來了兩三個月……”
馮茂覺得這種時候應該以打消埃里希的顧慮為主要目的,但是自己實在不懂怎么才能打消顧慮。想了想,只能說了自己認為最能說明情況的回答:“你比那些人出身好,有錢的多,想誘惑你的難度也高了許多。你見過的世面比那些人也大得多,很清楚修士們如果認真起來會是什么下場。不把財物交給你管,我又該交給誰管呢?”
除了財物,貧民區管理的安排也得費心。馮茂就采取了‘聯樓自治’的方法,主要事情由各個樓的負責人一起商議,投票決定事情怎么做。
解決了這些事情,就趕緊到新建的‘傷兵營’去聯系護士學校學生‘實習’的事務。納維亞帝國向拉尼亞大公領正式發了通告,11月初,一批傷兵就要運到拉尼亞大公領來。馮茂既然決定了跟著勒內閣下到北方參戰,這些事情就得做交接。
出發前當然得去和大公問候,虛無的聲音只說了句‘知道了’,大公就消失在馮茂面前。讓馮茂弄不清楚大公的真實想法。
想著一星期內發生的事情,馮茂覺得最值得擔心的就是‘文件簽字制度’。貧民區每個大決定都得由參加討論會議的每個人簽字。如果知道簽字意義的人就會明白馮茂回來之后若是發現事情不對,就會按照簽字找人承擔起責任……
收起信,馮茂決定把那些人的事情都拋到一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從道理上講,跟著勒內閣下上戰場應該更加危險,馮茂只是因為不知道會在戰場上遇到什么而不安。勒內閣下值得馮茂完全信賴,那票人自己都管不好自己,最后的命運就由他們自己決定吧。
到了呂林堡,看著車窗外的景象和自己兩年前離開的時候沒啥變化。馮茂下了車直奔老師的宅子,就見仆人們和平日里一樣。自己前來呂林堡,兩個小丫頭也是幫著收拾東西,送自己到車站。這邊……
仆人對馮茂好像還有點印象,簡單問答之后就領著馮茂進了宅子。看到屋內熟悉的拜訪,馮茂想起了自己的
和以前一樣,勒內閣下坐在三樓的書房里看著書本。等馮茂走到面前,勒內閣下放下書本問道:“準備好了么?”
聽到老師的話,馮茂就覺得很安心,笑道:“閣下,您好。我不知道該準備什么。只準備了出行的裝備。”
“別的東西自然有人準備。”勒內閣下說完,從書桌旁邊拿起個學者出門帶的小皮箱,一馬當先往外走。到了一樓,閣下叫過管家,丟下句‘我出門幾天’就爽快的走出宅子大門。跟在閣下身后的馮茂看到如此灑脫的行動,心中格外羨慕。這才是自己一直期待的人生。
火車載著兩人向北出發,馮茂一直沒吭聲,此時才低聲問道:“閣下,我們這是到哪里。”
“梅萊。”
聽到這個名詞,馮茂從箱子里掏出本小書遞給閣下。勒內閣下看了看這本自己欽點的《梅萊-法斯特戰役小錄》的書,并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