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的一份學報,馮茂光是讀完就感覺到啥叫做學霸,啥叫做學渣。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微積分問題,也不是二重積分與幾何學。只是簡單的數學,背會共識往里面套就行。這片學報的核心是一種對世界的認知,‘能否依靠純粹的理論指引,用超凡之力構建出一個世界’。
幾何學原理有幾個核心設定,譬如直線沒有長短,譬如線沒有粗細,譬如點沒有大小。如果這玩意真的放到現實世界中,任何一個球體的外殼都可以認為是無限薄,厚度的極限等于零。
努力回憶消化著學報的內容,馮茂抬起手,手掌上憑空出現了一個球體。剛做完,閱覽室的門開了,以為圖書管理員敲了敲門板,馮茂連忙停下施法。就見管理員指了指墻上的規則,馮茂就見里面第一條就是‘禁止在圖書館內施法’。
不得以,馮茂只能繼續埋頭看下去。越看越是心焦,索性起身離開。圖書館外面有一大片綠地,馮茂躲到一處灌木花園后,抬手施展了一個法術。從理論上,球體可以無限薄,按照學報上《關于利用微積分確定球體法術方法第九次研討》的文章,與球體有關的法術必至少是一個三層結構的法術。球體的內殼,外殼,以及兩層中間填充的內容。
這么一個看似簡單的結構,就蘊含著復雜的構造。然而施展效果確實大大不同,馮茂感受著手中的球體,隨手一招,泉水里面的水飛過來,從球體結構頂端的孔洞里面進入,轉瞬就注滿了球體。
以前馮茂施法,都是用靈氣直接構建一個外殼,只要施法種外殼不破裂,就先用著。只是如此一個小技巧,控制能力就全面提升。
看著空氣薄膜內的水形成一個晶瑩剔透的球體,仿佛是水晶球一般。馮茂突然有了個新想法,調整構架模型,把球體調整成了一個凸透鏡。陽光透過這個凸透鏡,焦點集中在地面上,焦點中的小草沒多久就開始仿佛受到灼燒般枯萎。
馮茂有些不忍,一甩手就把凸透鏡移到水泉上空。解除法術之后,水呈現自由落體的模式落回水池內。
回去的路上,馮茂心中反復默念學報上的文章。文章提出了完全量化的觀點,還夾槍帶棒的對陰陽教派的核心理念進行了攻擊。認為陰陽教派的問題在于太重視所謂理念,對于實際操縱的可操作性視若無睹。這種態度實在是科學之大敵。
這個說法,馮茂完全能夠認同。令馮茂疑惑的是,為啥陰陽教派覆滅之后,也沒見到七大教派到底搞出了什么不得了的科技成就。至少有一件事完全能夠確定,馮茂在呂林堡的書店里并沒有看到地球幾十億年生物演化的書籍。一本都沒有。
既然500年前就已經有了那么深刻的研究,為什么這個知識到了500年后也沒有普及開來呢?
正在想,馮茂抬起頭。就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竟然是馬洪先生。馬洪很自然的站在路邊,馮茂走到他身邊,馬洪也跟著馮茂一起向前走。感受著馬洪先生的氣息,馮茂覺得身邊行走的這位修士仿佛一把刀般銳利。與神殿修士的圓融強大和斗宗修士那種沸騰的野性力量大大不同。
“恭喜殿下成為圖拉。”馬洪先開口了。
“馬洪先生,我聽人評價我母親,有人說她有紅袍級別,有人說她接近紅袍。卻不知道在您看來,我母親是什么級別?”
“紅袍。”馬洪果斷答道。
“既然是紅袍,能擊敗她的只怕得是紫袍了吧。”
聽了這個提問,馬洪沉默著走了一段才答道:“到底是誰殺害了公主殿下,有各種猜測。殿下如此聰穎,已經能判斷出結果。至于是誰下的手,也是各種說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