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洛天城的民眾們,就開始討論起了關于昨晚的那些事,各種坊間傳聞,鬧得沸沸揚揚。
不過,飛魚衛還在忙于收拾各種殘局,以及收尾工作,然后再將整個事件稟報皇上。
直到事后的第三天,朝廷才正式布告天下,寒英閣分舵已除,洛天城將會變得更加安定。
詔書之中,自然提到了飛魚衛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他們受到的賞賜,也是最為隆重。
其次,就是表彰了衛國公和皇都禁衛軍等,各方人員的鼎力相助,獎賞當然也不會少。
同時,還解釋了曹信世子假死一事的來龍去脈。
人們這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就是一場大局,皇帝為了除掉寒英閣分舵,可謂是下足了心血精力。
雖然這件事和雙棲會沒有直接關系,但很多人還是認為,皇帝陛下就是為了雙棲會才這樣做的,是為了造勢,也是讓人們可以安心前來參賽或觀賽。
以至于,最終人們所歌功頌德的,其實還是皇帝,因為飛魚衛本就是他所掌控的組織。
總而言之,寒英閣分舵一事,隨著詔書的發布,就此落下了帷幕。
至少面對公眾百姓而言,是這樣的。
飛魚衛整體榮譽和地位的提升,自然不用多說,衛國公府和禁衛軍,也頗為風光。
而有點莫名其妙的是,幾乎什么都沒做,就是躲在某個地方,裝死半個多月的曹信世子,竟然也被人傳誦得功勞巨大。
這有可能是國公府暗中派人,故意而為之,夸大事實,讓曹信名聲變得更大更好。
遠的不說,起碼對于即將召開的雙棲會,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也可能是因為,在明面上參與行動的人里面,只有曹信是本就擁有名氣的年輕天才。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在這種大事中有所貢獻,已經是很難得的一件事了。
畢竟另外那三個天才,最近就沒有什么值得贊頌的表現。
因此很多人就認為,曹信世子才是最有希望在會上奪魁的那個人。
若要問陸平安是誰?沒有人知道。
……
這幾天時間里,陸平安先是安心修養傷勢,傷好了,就感悟體會元武境所帶來的各種變化。
元武境和真武境還是很多區別的,比如陸平安以前就有所了解的“本命法相”,還有踏空而行的能力……等等。
只是陸平安才破境不久,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契機,才能慢慢有所領悟,并加以運用。
而在那篇詔書之中,關于陸平安的所作所為,一個字都沒提到,連個名字都沒有。
這件事,其實他是知道的。
雖說陸平安的初衷,不是為了名利,但他不是道德圣人,當得知就連曹信都被人歌頌為“功臣”的時候,他內心難免會感到有點不舒服。
不過,陸平安也沒有感到心寒意冷或者埋怨,羅義說過不會虧待于他,那他就會相信羅義。
哪怕是因為種種緣由,沒有爭取到應得的東西,陸平安也認為,羅義會給他一個合理的說法。
詔書頒布后的第二天,羅義就來找到了陸平安,沒有多作解釋,只是把他帶到了一個地方去。
飛魚衛總部衙門。
站在大門外,陸平安不解地問道:“羅大哥你帶我來這里干嘛?”
羅義道:“進去你就知道了。”
說完,兩人走上前去,推開大門……
陸平安只見里面的平地上,整整齊齊地站滿了飛魚衛的人,大概有上百個。
他們都穿著飛魚衛的服飾,腰間掛刀,站姿筆挺,表情肅穆。
下一刻,所有目光都向陸平安看了過來,神色各異,有的是好奇,有的是疑惑,有的是敬佩……
人群中間,特地留出了一條道路,最前方,站著一個身材高瘦的男人。
陸平安至今不明所以,這里的絕大部分人,他都不認識,也不知道擺出這種陣仗,到底是要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