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鴻二人季春時節來到蓮花山,如今又是一年季春時,忽有百丈紫氣沖霄而起,龍身鹿首的勾陳神獸虛影立于蓮花山云空。在其側,有龍雀虎龜之相,腳下還有一條黃色大蛇。
鈞天仙靈跳到云空,密切關注仙巖上的少年,同時幫他護法。
“出來一年,總算跨出第一步了。”
筑基是一道檻,和鯉魚躍龍門的類似。跨過去,那就是修仙者。跨不過去,那就是凡俗。
“只有任鴻跨入天門,才是真正的我輩中人。而且——”鈞天仙靈的小臉上流露幾分笑意:“看他筑基時的異象,上等道基十拿九穩。”
……
任鴻行功最后一周天,體內混元紫極真氣全部納入紫極真箓。
頓時,大道符箓發生變化,從一道虛幻不定的大道靈符,轉化為任鴻的道基之根,修行之本。
他的意識被大道真箓裹挾,拉到一處似幻非幻,似真非真的奇妙空間。
抬頭望去,天空層層疊疊,九重截然不同的元氣潮汐鋪滿云霄。
“道經有云;天有九霄。原來是這個意思。”
在昆侖山上,任鴻就很好奇。既然凡間常說“天有九霄”,那么傳說中的仙人飛升,到底落于哪一重云霄?
彼時,張豐、羅鈺等人哈哈大笑,不肯告訴他答案,只道:未來等你修行有成,自然明白。
如今筑基成功,任鴻親眼看到九重元氣潮汐,恍然大悟:九重云霄,并非指飛升之后。而是筑基之后,飛升之前,所看到的天地九重元氣潮汐。
一重重元氣潮汐由駁雜到精純,每上一層,元氣潮汐形成的氣層就更加渾厚而磅礴。
目前,任鴻意識所浮沉的這一層元氣潮汐,僅僅是剛剛脫離俗世,仍能看到紅塵濁氣與元氣潮汐交融之景。
“所謂飛升,實質上就是不斷超拔清霄九天,最終跨出九霄,達到天外之境!”
最上那一重元氣潮汐,任鴻看到莽莽紫氣化作雷霆,演化種種劫云,形成神龍、鳳凰、天神、帝君等形象。
這就是天仙劫數,是四大境中的第十一個——渡劫。
跨過渡劫,躍出第九重元氣潮汐,便是獨立于世外的真仙上圣。
任鴻觀察上方幾重元氣潮汐,每一重元氣潮汐內的景色各有不同。有一重元氣潮汐內部布滿神獸異獸,無數元氣化作神獸游走搖曳。有一重元氣潮汐幻化無量魔頭,升起萬千魔宮。還有一重元氣潮汐空無一人,唯有純凈至澄的青光充斥大潮……
忽然他所處的這一重元氣層內,朵朵白云向他擠壓過來,意欲將他重新打入凡塵。
“哪有那么容易!”
任鴻身上真氣流轉,大道真箓浮現紫光,在他面前形成一座天門定住靈神意識,漸漸在這一層元氣潮汐站穩腳跟。
華麗玄奧的門戶內不斷傳出清悅玲瓏的天音道言,震散元氣潮汐內浮動的紅塵濁氣,鎮壓一切靠攏的清霄白氣。
天門左右兩側各有一尊神像。左側是紅色道袍的威嚴男子,手持如意;右側是素服仙衣的貌美女性,手托彩蓮。
隨著任鴻站穩腳跟,門縫逐漸開啟。
恍惚間,任鴻眼前浮現奇怪的一幕場景。
那是一男一女坐在花間,于竹簡上撰寫道書的場景。
男女二人親密無間,偎在一起說笑。
女修執筆在竹簡寫下:“五氣朝元,一塵不染,能清能凈,是曰無漏。”
任鴻心中一震:這句話不就是紫極書中的內容嗎?
而這對道侶將他們編寫的筑基篇化作蓮花、如意以及寶珠虛影,藏入天書赤文中。
“是了,如意篇內的三寶筑基法門是男修,也就是玉虛老師所留。因此,真氣講求剛猛霸道,有統御天道之風。”
“至于蓮花法門和寶珠法門,實質上是這位女修所傳。”
任鴻心中泛起嘀咕,這位女修怎么稱呼?師娘嗎?我修煉的法力更契合師娘一脈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