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下是我三清天下!
此言一出,不知激起多少層浪。
西方極樂世界,兩位圣僧默默念經。聽聞此言,往東土看了一眼。
一人道:“玉清道友飛升后,想不到玉清一脈還有人敢這般宣言。若此子執掌昆侖道統,我道絕難大行東土。”
“興衰不過寂滅,成也罷,衰也罷,只在花開一念。”另一人面色疾苦,端坐金蓮臺上。目光往靈鷲山方向一瞥,他淡淡道:“且看來日方長。”
佛宗兩位圣僧安心修行,但魔教卻不行了。
千年之前被三清大教主殺破膽,逃到四極八荒之地。如今任鴻以玉清仙箓甩出這一聲宣言,諸位魔君紛紛色變。
“混賬東西,你才修行幾年,也配說這話?”
“小輩狂妄,怎知天高地厚?”
魔君向中土方向怒吼,可要他們跑去中土找任鴻麻煩……
看看九霄之上的天外仙天玄都宮,再看看昆侖神山上的玉虛宮。魔君們盡數沉默,不敢有任何一點反擊舉動。
“昆侖天仙飛升之前,不可妄動。”
鬼書生瞧見這個機會,偷偷摸摸把任鴻攜帶鈞天玉尺的事告訴魔君們,引魔君們派人前往中土圍殺任鴻。
這一次事件,“鴻鈞”之名傳遍神州大地。
唯一為任鴻那句話而欣喜的,恐怕只有玄門三清嫡傳。便是北斗派、東華派這些大派門閥,也露出些微不悅。
尤其北斗派千年之前執玄門牛耳。那時哪有三清教統出頭的日子?
看到三清大興,人才濟濟,北斗神君不禁發出感嘆:“要是我派能多一些人才就好了。”
他遙望星辰,陷入沉思:“按理說,每個時代都有天才秉承星象出世。但這個時代的星緣之人未免太少。”
尤其是作為群星之主的北極星,更無一人迎合星象而出。
“好想收徒幾個紫宮星命的人啊。弄來一個北辰精、耀魄寶,那最好不過。”
……
天外仙天,玄都圣境。
幾位道君齊聚一堂。
伊道人高坐云床,左右是辛道君和桑道君兩位大成境的仙真,下方是九府道君們。
煙云裊裊,清越的鐘聲徐徐在道宮響動。
諸道君俯視人間,觀望任鴻離去方向,伊道人輕輕開口:“不得不說,這位鴻鈞道人的作風,真跟師叔肖像。”
桑道君:“何止是像,簡直一脈相承。”
“徐陰陽沒學到師叔的霸道,玉柱更沒學到,倒是青玄師兄有點味道,可還差了一籌。”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玉虛上人門徒四十九人,性格各異,唯任鴻一人最為肖似。
“不過這件事鬧得有些大。回頭赤龍師弟那邊如何交代?”
“交代?什么交代?玉皇計劃是什么?先讓他來跟我們說說,憑什么繞開三清老師的紫極神圖再立道相?”一位道君站起來,怒道:“他是我們師弟不假,咱們可以謙讓他幾分,但玉虛碧游憑什么?我看這次教訓挺好,讓他明白明白,天下不是圍著他們皇家轉的。”
玄都宮對這百年來的皇室早就不滿,尤其這次齊魯之亂。雖然有魔道插手的痕跡,但皇家爭權內斗,有誰把江山萬民放在心上?
一位道君抱怨起來:“早知如此,還不如行我們的道庭計劃。”
當年三清大教主鎮壓萬魔,曾對人道模式有過探討。
到底是重新建立一個以皇帝為首的王朝,還是直接以玄門設立道庭,以道首治理萬民。
要知道,人道不是王道,這黎民百姓蕓蕓眾生才是人道基石。
所謂朝廷、道庭,不過是人道上搭建的體制。
反復推敲許久,三位教主征詢諸多仙家意見,最后還是選擇立新朝以安天下。
但道庭計劃固然廢棄,可還是按照那個模式弄出九府三十三司七十二觀。
“早知如此,還不如弄出道區,咱們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