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體系只有五大境界,觀神、登天、圣胎、純陽、化神。其化神層次,等同赤書仙道的神相道君。但二者理念不同,至少現在不同。”
神策理念,是通過締結圣胎,將自身化為神明,成為古神之屬。而赤書仙道的合道,是以元神演化神相合入天地,自己化為和天地等同的道君,是一道之君。
“雖然二者一脈相承,但目前的赤書仙道立意仿佛更高一籌。有合道之法,亦有超脫之法。而神策理念只在合道,不見超脫……”
翻閱一陣子,任鴻突然往前走:“雷澤、日君、斗姥這些神策都只是天階二品,那么最中央的三皇策,就是所謂的一品吧?”
任鴻出手觸碰最中央的農皇,一篇《農皇策》出現在他腦海。農皇策,又名神農藥王書,里面修行法門十分奇特。不用煉精化氣,只需吞服毒藥神藥即可轉化法力,而且此神策不懼百毒。
“那么天皇策……”任鴻出手觸碰一側的天皇幻影,忽然一片白光從腳下升起。
眼前場景再度一變,任鴻出現在一座神殿內。
在這座神殿中,一尊尊神像羅列在大殿兩側,或莊嚴,或慈悲,而最中央有三尊平齊的皇位,乃天皇、地皇、泰皇之位。其泰皇最尊,在正中央。可眼下三座全部懸空,不見神人,更不見所謂的“農皇”。
“怎么不見農皇位置?”
這不是任鴻的提問,而是他前面一位男子的問話,其對象也不是任鴻。
“怎么又是他們?”看到前方兩個熟悉的背影,任鴻心下無語:“他倆連這里都來過?”
右側,白衣少年道:“很簡單,在這座宮殿出現時,農皇陛下還沒出生呢。”
任鴻安心站在后面,觀看神殿回放的情景。同時,他盤算:“按照這兩位的年代,應該是兩千年前到一千五百年前之間?”
顓臾:“這座神殿極為古老,來自七千年之前的太昊帝紀。那時候,農皇陛下只是太昊帝紀的一尊古皇。”
打量眼前的神殿,少年驚嘆道:“這座神殿我也是第一次進來。據傳這座神殿擁有太昊帝紀傳承,傳說神策體系的第一篇神策就藏在這里。”
定海道人焦頊問:“既然這么重要,你確定要把這座神殿交給那老龍?”
“給他就給他吧。”白衣少年嬉笑說:“反正他這太清護法不敢亂來。讓他看守這座神殿,回頭說不定還有人能找到那篇傳說中的第一神策。”
說著,少年走上三皇座,將一篇新的神策放入其中。
“當然,太昊九世已經過去,在這神農八世中自當以農皇為尊。農皇陛下的神策,也應該放在這里。”
顓臾將《農皇策》放入三皇座,然后蹲下來在天皇座前寫下一行小字。
定海道人站在旁邊,突然問:“太昊九世?神農八世?我記得你說過,在農皇之前還有古人族。你就是……”
“人族有三紀。”顓臾打斷定海道人的話:“我知道你要問什么。回頭你自己去天淵下看看就知道了。”
“天淵之下,有一老龜馱著神碑,上面記錄天道運化的規律。也昭示人族三起三落的天數。”
“我直接問你不就得了?”定海道人抱胸說:“難道,我放著你不問,還傻傻跑去天淵?那么遠,我有病嗎?”
“嗯,有病,是呆病。”
顓臾懟了好友一句,在定海道人再度詢問下,還是簡略解釋:“太昊帝紀前,有古神造人,繁衍最初的人族。而依照古神之約,人族有三紀,即太昊九世,神農八世以及未來的軒轅七世。一紀歲萬,共計三萬載。”
“軒轅七世?”
“神農帝紀末,日入黃昏,有北辰星耀勝皓日,化軒轅帝入世降生。”顓臾淡淡道:“據我推測,軒轅帝應該也是太昊帝紀的古神轉世。而在這神農八世中也有身份,說不定就是你我認識的人。因為傳承二帝紀氣運,在神農帝紀后他會再興人道。”
太昊帝紀,神農帝紀?
任鴻聽到這有關人族興衰的秘聞,死死盯著顓臾:他到底是什么來歷,怎么知道這么多?還有天淵,那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