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臾,一體二魂,一攻一守。”
“據我觀察,顓臾應是修行琴樂之道時走火入魔,導致另一個人格誕生。那個人格偏向于琴魔的冷酷、理智,極有進攻性。”
“顓臾一體雙魂?”任鴻回想幾次接觸顓臾的情況。的確,從顓臾的表現看,仿佛是一個很愛笑的風流公子。
“這應該是平常狀態下的‘守型人格’?”
往后看,上面有天星道人的記錄。
“顓臾協調兩個人格,沒有發生內斗,反而和平共處。平日負責人際關系的人格為‘守’,其慣用手段為‘琴樂仙法’和‘天環’。戰斗狀態下的人格具備攻擊性,慣用手段為‘天皇劍法’和‘雷咒’。”
后面有詳細描述有關顓臾的種種戰斗手段。
比如“琴樂仙法”,就是《羲皇琴譜》演化的種種仙樂。
而“天環”,是天星道人按照自己描述,推測出來的神通。
在書中,描述天星道人幾次和顓臾的交手經歷。在顓臾沒有轉化人格之前,他身邊似乎有一種特殊的環形防御壁。任何攻擊打過去,都會被這層御壁抵消,十分詭異。
因此在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另一個人格出面,顓臾便立于不敗之地。
任鴻盯著書中描述沉思。突然出手召喚靈武琴,撥動琴弦。
隨著琴聲響動,靈音飛雀在身邊飛舞,化作一道圓環加持在身。
這道靈音圓環能維系一天。一天內遭受攻擊時,靈音圓環會為他抵消傷害。
“我怎么沒想到,可以通過每日加持的方式,讓自己不受刺客偷襲。”
這種方法,可以避免沙天樓的突然襲擊。
至于顓臾的“天環”,任鴻也猜出一二。大致就是利用琴樂仙法的“禮天”之術,引發天道之力加護自身,形成一重光環護體,是靈音圓環的終極版本。
“顓臾很聰明嘛,轉修仙道后還能想出這種方法?不知道北斗神君這位天皇閣的后輩,又有什么手段?”
再看攻擊人格的手段,那劍法來自天皇閣,分明是天皇閣的秘傳劍道。而雷咒,跟任鴻的勾陳雷咒頗有相通之處。
任鴻一頁頁往下翻,除卻天星道人對顓臾的認知外,還有關于“天皇閣道統”的猜測。
“天皇閣主皆為天皇容器。《天皇策》修行,即以‘人身’蛻變‘天身’,成為天皇容器。然九代傳承,諸閣主道體皆無法承載天道本質。”
“諸位閣主早有察覺之人,已轉世重修。”
對此,天星道人語焉不詳。但關于天皇閣主們逃出宿命,轉世重修,仿佛不止一二人。
“師弟為天皇九尊末席,雖避開天皇道染,但萬不可大意。顓臾轉世后,若可拉攏,當收入北斗派以作臂助。若他執意復活‘天皇’,務必竭盡全力,殺之!”
看完全書,任鴻面色沉悶。
“玄門仙道,對天皇一系的排斥力度,比我預想之中更大。北斗派如此,昆侖又如何?”
“而玉虛上人當初,又為何傳授我《紫極書》?”
任鴻清楚,自己繼承《紫極書》這件事本身,并不在玉虛上人的預算中。
按照玉虛上人預測,自己擁有拜入昆侖的可能性不假。但道路是繼承浮黎鴻元鏡,跟《紫極書》無關。
當初求取天書本身,應該也超出玉虛上人的預料。
“但老師仍把天書給我,是促使我擺脫天皇控制?”
隱約間任鴻明白,自己已經陷入一盤天地棋局,成為兩大勢力撕扯的焦點。
這一刻,任鴻迫切想要找一找天皇閣主轉世身的同伴。看看那群人是如何生活,未來是日后行走的。
“北斗神君是九代,我是他之前的某代,但絕非初代。”雖然記憶沒有恢復,但任鴻對初代有一種難以忘懷的敬重之情。
那是一位真正的長者,值得天下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