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東漢時期,中原道門先后出了兩個驚才絕艷的決定高手。前者,就是那五斗米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而后者,卻是那掀起了黃巾起義的張角。”
白小易不可置信的驚呼道:
“張角?那個農民起義的領袖?”
“沒錯,正是那個太平道的張角。張道陵成名要早于張角一甲子,張天師發跡于川蜀之地,靠著降服萬鬼、斬除那些巫族妖人闖出了一番美名。而張角卻比較心系蒼生,當時**昏庸殘暴,民不聊生。于是張角引領力黃巾起義,想為中原百姓謀取一些福祉。怎可惜他勢單力孤,縱使有不世之材,也最終被朝廷招募的一眾修士聯手打成重傷。”
說到了這,白小易有些不解的問道:
“可是師傅,這個張角與我們神霄派有什么淵源么?難道我們的雷法不是傳自張道陵張天師的道統么?”
皺眉沉思了一陣,青衫道人沉聲解釋道:
“張天師所用的雷法,以陰陽為本。憑借他陸地神仙的修為,直接接引下來了九天玄雷。這種雷法只含有最為純正的純陽之力,對一應陰邪之物都具有著致命的殺傷力。凡是人間從屬于五行之力的生靈,都會畏懼這蘊含著天威的純陽雷法。”
“而張角雖然同樣是精善陰陽術數的前輩高人,可他更加專精于太平經中的五行之法。所以張角所使用的雷法,其實是五行神雷。威力雖不及張天師的陰陽雷法強勢,可五行雷法對人和生靈,卻更加有效。而且五行之力變化莫測,其雷法的規模和招數也是層出不窮。非但如此,張角出了雷法之外,還悟通了一門御火的法術。他靠著這天雷地火的絕技,幾乎打遍中原道門難逢敵手。”
“可也正因如此,掌握了過大力量的張角有些無法控制心中的戾氣,以至于在與當時朝廷的對抗中,使用術法殺傷了過多的生靈。天道無情,對于這種枉造殺孽的舉動自然不會置之不理。你可要知道,凡是跨過天象境門檻的高手,就越會在意天刀命數的變化,生怕做錯了一點事,便引發了天道反噬。那張角就是因為天道反噬,平白無故的消去了半數的修為。這才被朝廷的一眾供奉找到了機會,聯手將他打成重傷。”
“張角死后,他創立的太平道也隨之土崩瓦解。可他所領悟出來的‘雷法’和‘火術’,卻被人偷偷的流傳了出去。幾經輾轉,那本記錄了雷法的‘雷經’被我們神霄派的祖師爺得到。”
眨巴了一下眼睛,白小易似有所悟的說道:
“那按您這么說,咱們神霄一派實際上是傳承自張角的道統嘍?”
輕輕搖了搖頭,席應真繼續補充道:
“其實也不然,雖然張道陵張天師生前沒有機會與張角論道。可他的后輩,也就是龍虎山的第三十代張天師,卻機緣巧合的與咱們的開派祖師見過一面。當時他二人就將正一一脈的雷法和張角所創的五行雷法相互借鑒,從而各自彌補了對于雷法領悟上面的不足。于是乎,從那之后我們神霄派和龍虎山的雷法,就有了相似的地方。”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些恍然的點了點頭,白小易總結道: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祖師爺得到的是張角傳下來的五行雷法,可是在跟張天師后人論道之后,取兩家之長,自創了一套全新的雷法對不對。”
滿意的點了點頭,席應真贊賞的說道:
“是的,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師傅,那陰陽雷法與五行雷法,有什么區別么?不都是雷么?”
無奈的搖了搖頭,老道士沉聲解釋道:
“看似相同,實則不同。陰陽雷法不在五行之內,它的好處是對于一應陰邪之物來說,其傷害是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尤其對于僵尸、厲鬼這種完全就是靠著陰氣生存的妖物來說,陰陽雷法那就是致命的。可是對于雄鷹、猛虎這些陽氣比較強的精怪來說,陰陽雷法的殺傷力就有限了。即便是對于人,如果遇到的是同等修為的對手,陰陽雷法的傷害也會大打折扣。”
“而五行雷法則正好相反,天地萬物都脫不開五行之屬。只要用與之相克的五行雷法,那就會造成翻倍的傷害。而且五行雷法可以融入萬物,比如水、樹木、泥沙,這些東西里面都可以蘊含雷法,出其不意的克敵制勝。陰陽雷法和五行雷法最大的差異,其實就是前者主要針對的是陰邪一類的邪魔妖物,而后者,卻是針對活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