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個之外,凱對這座房子很滿意,關鍵是離這里不到十三分鐘的路程就可以到中國城。
雖然洛杉磯的中國城已顯得有些清冷,洛杉磯中國城是美國較大的華人聚居區。最早到洛杉磯的中國移民,大都生活在中國城附近。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就業的多元化選擇,有很多年輕人移居他地發展,新移民散居各處。現在附近居住得最多是越南人,不過他們還是打著中國城的招牌,所以不少中國餐廳還是在那里。
凱瑟琳還需要等幾天才能來,而阿福則需要搞定家具家電以及一些細微處的裝修等等雜事,所以最近幾天凱都是一個人住在酒店。他沒事就逛了逛洛杉磯。
真沒啥好逛的,原本凱還很期待中國城的,可逛了一天之后,就大失所望。那里的建筑似乎缺少規劃,感覺很凌亂。建筑風格也老舊。甚至比想象中要臟亂。但從外觀風貌看,洛杉磯的中國城就像國內偏遠西部的小鎮。更要命的是,那里大多數人都講越南話,反倒說中文的變得很少,就算有,也是半陰不陽的中國話,聽著都費勁。
倒是有些老人可以用中文交流,但問題是這里的老人大多只會家鄉話,普通話相反不咋地,特別是那些老人多數來至兩廣,可凱又不會廣東話……
反倒是一些老字號餐廳倒是讓凱有點驚喜。
特別是一家湖南菜餐館,老板是新移民,正宗湖南岳陽人。雖然凱不太會湖南話,但好歹和普通話相差不太遠,彼此能聽得懂。老板英文不行,招呼客人的都是他的大女兒和女婿以及二女兒。
他的二女兒是大學生,就讀于UCLA,大女兒是在國內讀的大學,因為一次交流生生涯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他丈夫是三代移民,這家店原本就是女婿家的,可到了女婿這一代,因為華人重視教育的原因,女婿早就有了體面的工作,餐廳自然經營不下去,于是干脆就轉給了親家。
女婿有空的時候就會來幫忙。
女婿的中文很差,面前能說而已,凱因為看到不少中國人,有點被勾起了鄉愁,于是干脆就用普通話點菜,女婿抓瞎了,然后就讓自己夫人來服務。
聽到凱要吃剁椒魚頭、毛氏紅燒肉、東安雞、湖南小炒肉、外婆菜,女兒都被眼前這個鬼佬給驚住了。
外國人說中國話不稀奇,但絲毫口音都沒有的卻少,更何況這么熟練的點湖南菜,就更少了。
老板聽說了之后,還特意出來和凱聊了聊。
一聊不得了,凱說自己在湖北生活了十幾年。老板也很高興。雖然一個湖南一個湖北,不在一個省,但挨著的,彼此之間風俗習慣也差不太遠,也算是碰到半拉老鄉了。
于是干脆拿出了真正的好東西。
岳陽的烤牛油,老板不無得意的說自己的可是正宗岳陽陽歷烤牛油。
凱前世吃過陽歷烤牛油,或許是材料上的差別,味道口感上雖然有點差別,但吃的特很開心,美國人可吃不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