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過兩秒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小安又突然抬起了頭:“很難嗎?”
“嗯,”吳宗作思索狀點了點頭,肯定道:“很難很難。”
小安聽了吳宗的話,思考了一下,接著認真地對吳宗說道:“我們老師教過我們,她說如果我們算術算不出來的話,可以試數。”
“試數?”吳宗饒有興致地看向小安:“那是什么意思。”
說到這,小安似乎來了興致,剛才畏懼的情緒一掃而空,在吳宗腿上坐直了身體講了起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不知道8-5等于幾,”小安煞有其事的掰開小手,學著老師的樣子比劃著:“你就可以在等于號后面從1開始試,1+5等于6,2+5等于7,3+5等于8,所以8-5就等于3!”
說完,小安頗有些自豪的搖了搖比劃著‘三’的小手。
吳宗一下就明白了小安的意思,這種逆推方法其實吳宗曾經在作選擇題的時候也經常用,因為考試的試卷有一些題如果正向計算的話其實非常復雜,但是如果把選項中的數字帶入題目中反著驗算就會比較容易,如果和題干吻合,那么這個選項就是正確選項。
其實這是一種比較投機取巧的方式,只不過小安舉得例子有些簡單了,所以看起來并不是非常有用。
聽完小安的話吳宗似乎在心里抓到了什么,皺起了眉頭,口中念叨著:“反著算……反著算……”
逆推所必需的要素一共有三點——已知的結果,達到最終結果時每一步的具體過程,最初的未知數。
吳宗嘗試著把這場災難假設為一道逆推數學題,那么已知的結果就是‘人類滅亡’。
想到這,吳宗的思維突然卡了殼。
那么過程呢?
剎那間吳宗突然發現自己似乎對這場災難一無所知,上一世的自己永遠走在變強的路上,以為這樣就能對抗最終的毀滅,但事實證明,身體的強大似乎遠遠不足以對抗毀滅。
話又說回來,這道題的最終結果就是‘人類滅亡’嗎?
這場席卷世界的致命真菌讓全球生物都陷入了一種病態中,如果‘人類滅亡’就是最終結局的話。
那別的生物呢?甚至喪尸呢?它們的結局是什么?
假設他們也隨著人類滅亡而消失了,那么這道題的結果顯然不是以‘人類滅亡’為最終答案的。
假設他們沒有隨著人類滅亡而消失,那么他們為什么沒有消失?人類是否也可以像他們一樣躲過滅亡?
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想法與猜測充斥了吳宗的腦袋,讓他的腦子變的十分的混亂,他似乎抓住了頭緒,卻又像是陷入了更加復雜的混亂中
吳宗嘆了口氣,意識到自己所知的還是太少了,只能無奈的放棄了這種無端的思考,但是他卻把小安提出的這種想法深深地記在了心理。
他知道,現在必須找到一個生物工程或者醫學方面的頂尖專家,有著足夠的科學理論支撐和深入研究他才能夠離真相越來越近。
當然了。
吳宗想到和小安共生的天父,不由得看了看自己的手,握緊了拳頭。
強大的力量也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