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聽到周圍熟悉的人被確診為晚期癌癥的消息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設想過,假如某一天,自己因為身體上的某一點小小的不適,到醫院檢查,或者是在一次很平常的例行查體中,被診斷出晚期癌癥,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此刻,顧昊元坐在醫院門診部一間內科診室的沙發上,看著旁邊坐在辦公桌前翻看著病例和化驗單的醫生,內心忐忑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從一個多月前開始,顧昊元便時常感覺到,右側的肋骨下方隱隱一陣脹痛或刺痛,牽連著腹部疼痛,嚴重的脹氣,頻繁的腹瀉,食欲明顯下降,渾身疲乏無力……
起初的時候,他并沒有多想,以為只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勞累,生活不規律而引發的一系列亞健康癥狀(俗稱都市病)。畢竟,自己還年輕,才三十四歲。
可后來的幾天,這些癥狀都沒有絲毫減輕,反倒加重。并且,一天早上起床之后,顧昊元照鏡子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臉龐和白眼珠的部分已經變成了一種恐怖的蠟黃色,于是猛然察覺到,事情可能有點嚴重,必須到醫院檢查一下了!
來到醫院門診部,顧昊元看著走廊里的各種門牌,最先選中“消化科”。畢竟,近期的不適癥狀,都是跟胃腸道、消化系統有關的。
掛號排隊,等了大半天,總算輪到自己就診。
跟消化科的醫生說明自己的癥狀之后,醫生開了幾項單據,要求顧昊元做一項全面的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彩超、螺旋CT、核磁共振、腹部穿刺……等等這一系列項目全部檢查完畢,半個上午已經過去了。
消化科的醫生看了一下顧昊元的體檢報告,又把單據交給他,說:“去內三科門診吧,那邊的醫生會給出明確診斷的。”
拿著病例和體檢報告單、化驗單來到走廊里,顧昊元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來醫院看個病,還要像皮球一樣被醫生們踢來踢去!還真應了那句民間俗語:管沒什么別沒錢,管有什么別有病!
順著走廊的門牌,一間一間的挨著找,總算找到“內三科”。但“內三科”字樣的下方,括號里的四個小字,令顧昊元的心里禁不住咯噔一下——腫瘤內科。
盡管沒有學習過專業的醫學課程,但一些最基本的常識,顧昊元還是了解的。
良性的腫瘤,切除之后通常就不會再復發。但惡性的腫瘤,就是通常所說的——癌癥!
站在門前,顧昊元深吸一口氣,自己安慰自己:肯定是良性的,不會是惡性的!
內三科的醫生看完病例和檢驗報告之后,慢慢抬起頭,鏡片后一雙深邃的目光望著顧昊元,問:“請問小伙子,這次就你一個人來的,沒有親屬陪你一起嗎?”
顧昊元點了點頭,“是啊,就我自己來的。有什么事情直接跟我說不就可以了嗎,為什么還要……”
話剛說到一半多的時候,忽然停下了。因為,顧昊元反應過來,只有一種情況下,醫生才不會直接對患者本人說明病情,而是轉告家屬,并讓家屬一同保密。那就是:被確診為絕癥!
一個人,一旦得知自己身患絕癥,接下來的時間里,在恐懼、悲傷、憤慨、焦慮、絕望等等各種消極心理和不良情緒的壓迫下,會更快的促進病情惡化,從而更大程度的縮短生命期限。
反之,如果醫生和家屬一同隱瞞,告訴病人:你患的只是普通的炎癥,按時服藥,注意休養,過段時間就會好的。如此一來,病人的心態就會放寬,盡管晚期癌癥的治愈率微乎其微,但也能盡最大努力多延長一些時日,把病痛帶來的折磨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