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瞧啊,看一看,諸位客官,我們掌柜的,最近得了一幅名畫,這畫畫得極為傳神,可惜留白過多,影響了美感。”
祝修遠他們飯畢,路過酒樓大堂,就見一個店小二在那唱喏,并在墻上掛起一幅畫作。
劉文彩自詡文雅之人,豈有不留下觀看之理
所以祝修遠等人也留了下來,跟著看熱鬧。
“諸位客官請看,就是這幅畫作”
那店小二將畫作的卷軸展開,掛在墻上,讓整個酒樓大堂中的客人都能看見。
“哇”
大堂中一片贊嘆聲,此起彼伏。
祝修遠定睛看去,原來畫的是竹子,長于亂石中,竹節一節節,竹葉似劍,千姿百態,頗有意趣。
這是一幅好畫
大堂中的客人自然贊嘆連連,就連劉文彩這種收藏頗豐之人,也贊嘆不已,眼中一片火熱,似乎想據為己有。
“各位客官請看,此畫中的留白,原本是給題詩留的空白,但不知何故,畫作人并未題詩。”
“我家掌柜得到此畫后,始終覺得留白過多,影響了美感,需得題上一首小詩方妙。”
“所以我家掌柜吩咐小的,在此展示此畫,恭請諸位客官留下墨寶,為此畫題詩一首。”
“我家掌柜,將從中挑選一首妙詩,作為題詩題上去,并邀請詩作人,品鑒我家掌柜的藏品”
那店小二道明緣由,并著人布置桌案,備下文房四寶。
若誰覺得自己題詩題得好,都可以去留下墨寶。
南陳歷來文風鼎盛,而京城這一代,文風更甚。
類似這種“活動”,其實并不罕見,幾乎隔日就能遇到一個,只不過都發生在不同的地方而已。
所以,這大堂中的諸多食客,紛紛去提筆,留下墨寶。
畢竟這是一種“活動”,或者說盛會,重在參與,這個過程是美妙的。
劉文彩自然也去題詩了,他題了后,還不滿足,又攛掇祝修遠去題。
后來,更是當眾,將祝修遠的諸多名頭抖出。
比如“詩才無雙”、“江州司馬好詩才”等。
待眾人都知道,他就是江城伯祝修遠后,起哄的人更多了
這其實要拜那“謠言”所賜。
現如今,祝修遠在京城百姓的心中,那可是一個好人、清官、國之棟梁
那謠言,無意間把祝修遠的名頭“炒亮”了
此間食客,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只有少數幾個是朝廷官吏。所以,即便祝修遠的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但在這里,他更受歡迎。
盛情難卻呀
最后,祝修遠還是上去留下了墨寶。
抄了一首鄭板橋的竹石。
全詩是這樣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毫無意外,此詩一出,便已拔得頭籌。
那店小二收集了諸位客官留下的墨寶,送到樓上請掌柜的挑選。
不一會兒,店小二就下樓,宣布祝修遠的竹石得到了掌柜的青睞。
對于這個結果,對在場的食客來說,自然是皆大歡喜。
因為從那個“謠言”來看,祝修遠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人。
詩才壓過他們所有人,這不是應該的么
“伯爺,我家掌柜有請,請伯爺上樓,一同品鑒我家掌柜的珍藏”
那店小二十分客氣,點頭哈腰。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