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諸如流放、囚禁、罰沒梨花宮為奴者,更是不可計數
那刑獄司的少司寇大人,果然沒令祝修遠“失望”
此案雖是作為江寧縣縣令的董誠挑起的,但這種大案要案,最終判決卻是由刑獄司進行
此次大案,京中百姓稱之為“江寧織造局案”
“他國細作案”、“神雷軍大營案”、“江寧織造局案”,這三大案,徹底奠定了祝修遠“災星”的名頭
不過,這“災星”的鐵帽子雖然猶如緊箍咒,徹底“長”在祝修遠頭上了,輕易不能取下。
可是祝修遠如今在朝中的情況,卻比以前更好了,混得更開了
據祝修遠與岳父大人董誠討論分析,得出如下幾個原因
其一來自陳皇和尤貴妃的雙重重視,祝修遠幾乎成了陳皇與尤貴妃身邊的大紅人。自然無人敢惹。
其二滿朝文武,被祝修遠這三大案“犁”了一遍后,大部分看祝修遠不順眼的官吏,都被牽扯進去了,他們早已家破人亡
其三文官序列中的國相李忠,雖隱隱不喜祝修遠,但并未動用手里的權勢找祝修遠的麻煩。各中緣由,眾人不得而知。另外,文官第二的楊廷玉與江城伯府關系密切。
其四京中諸武將雖不滿武舉之策,但有鐘山王鎮壓著,沒有人再敢在明面上反對。
其五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世事無常,經那三大案的橫掃過后,朝中官員可以說說是大面積“更新換代”了
這些新上任的官員,因為多重原因,他們寧愿做中間派,自然也不會主動去招惹祝修遠,也沒理由恨他。
相反,他們還得感謝祝修遠,讓他們坐上如今的官位。
只不過如今朝中局勢不明,他們不好輕易站隊,大部分人都在觀察。
可以說,祝修遠已在京城,或者說已在朝堂中站穩了腳跟。
不過岳父大人謹慎分析一番后,認為要重點提防國相大人李忠。
祝修遠也贊同。
因為那三大案所牽扯進去的,大部分是文官,是李忠的手下。
可是李忠卻無動于衷,沒有明顯的報復之舉,這就讓人奇怪了。
他到底是在暗中謀劃著什么呢還是讓步了
畢竟,如今的祝修遠可是陳皇與尤貴妃身邊的紅人,炙手可熱,風頭正勁,幾乎無人敢惹
那國相大人不顯山不露水,實在讓人看不透他的路數,就連董誠這種“老油條”都摸不準。
國相府。
讓祝修遠和董誠想不明白的國相大人李忠,正在府中招待他的外孫
金陵王與會稽王。
“段兒,言兒,江寧織造局大使之子羅定,主動去招惹那災星,是你們指示的吧”
宴席剛剛結束,眾人還在飯桌上,那李忠就開始說話了。
他滿臉嚴肅,一幅說教的口吻。
他話中的“段兒”,是指金陵王,其名為“劉段”。
“言兒”則是指會稽王,其名為“劉言”。
“外公”金陵王和會稽王紛紛底下頭去。
他這一步棋可謂是臭棋
本想借羅定羞辱一番祝修遠的,結果
那祝修遠卻把羅定一家都干倒了,還牽連進去這么多人。
失敗啊
所以金陵王兩兄弟一聽李忠問及此事,心中羞愧,他們都抬不起頭來。
“段兒,言兒”李忠恨鐵不成鋼,“我早就給你們兩個說過,不要輕易挑起事端。現如今,朝中有那妖婦橫行,你們母后如在火窟,你們兩兄弟的處境也十分糟糕”
“這種時候,你們等千萬不可輕舉妄動。當需韜光養晦,靜待時機可是你們,不僅挑起了事端,而且惹誰不好,還偏偏去惹那災星”
“那災星正當得寵,氣焰滔天,現在不是動他的時候你們看看,你們為泄小憤,誤了多少文武官員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