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人這才磕磕盼盼的說道“老爺,王爺,劉訓世子還宿醉未醒,小的叫了許久,都沒有將之叫醒”
鄱陽王一聽此話,一張老臉頓時有些繃不住,他大手一揮“將那個逆子抬出來”
話音一落,早有幾個王府家將,跟著那小廝進府,很快,他們就用一塊木板,抬出來一個人。
正是那鄱陽王世子劉訓
鄱陽王一見木板上的親兒子,躺在那,睡得像是死豬一般,并且,他兩手還分別抱著一個小酒壇
他竟然是抱著酒壇睡覺的
鄱陽王的臉色已經黑如鍋底,嘴角亂動,冷聲道“不像話,將那兩個酒壇取下來”
數個王府家將領命,跑過去扒拉那兩個小酒壇。
那劉訓尚處夢中,正做著痛飲美酒的美夢呢,忽然,他感覺有人要來搶他的酒壇。
他頓時大怒,在夢中大喝一聲,兩腿同時往兩邊一踢,將那幾個王府家將踢了個狗吃屎。
“罷了,先抬回府”
鄱陽王一揮手,與祝修遠拱了拱手,帶著宿醉不醒的劉訓,快速離去,近似于落荒而逃,丟臉啊
祝修遠目送他們走遠,待看不見車馬的影子后,他才搖了搖頭,轉身回府。
回到主宅,差不多也到了吃午飯的時間。
打牌的桌面早已收拾干凈,擺上了一大桌的杯盤碗碟。
除夕這一餐,還有晚上那一餐,要吃什么菜,要怎么吃,十數天前,就已經做好了規劃。
別的不用說,格外豐盛就對了。
和和美美的一餐過后,眾人閑聚聊天,聊的都是一些趣事,這花廳之中,不時歡笑陣陣,新年的氣息很濃。
不知不覺,時間已至申時,也就是下午三點種左右,眾人紛紛起身,離開主宅花廳,準備進行今天的第三個活動
乞如愿
乞如愿,就是祈求新年如愿的意思,算是許愿的一種方式。
這個習俗,也是來自于一個神話故事。
話說盧陵有一位商賈名叫歐明,他每次經商路過彭澤湖,就取船中的物品供祭湖神青洪君。
積數年如一日,長祭不斷,使湖神青洪君大為感動。
一天,湖神步上水面問歐明“君有何求”
歐明說“但乞如愿。”
本來他的意思是乞求萬事如意,可是恰巧湖神有一女侍者名叫如愿,湖神就答應了這個請求,將脾女如愿賜給歐明。
歐明帶如愿回到家中,高興得心花怒放。
凡是歐明需要什么,如愿都能立即辦到,真是如愿以償。
可是有一年除夕,如愿起床晚了些,歐明怒火中燒,痛打了如愿一頓,如愿在氣惱中跑到土堆中不見了。
這時歐明就用錢杖敲打土堆,口里呼喚著如愿,可是如愿還是沒有回來
這是一個離奇的神話故事,它寄托了人們追求生活萬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于是,乞如愿這個習俗,操作的方式就很明顯了。
人們會事先制作一個“錦人”,投入土堆中,然后手握一根木棒,痛痛的擊打這個“錦人”。模仿神話故事中的歐明,用錢杖敲打土堆的動作。
并且,這個“錦人”還需用繩子拴住,謹防它像神話故事中的如愿般,一入土堆就消失不見了。
如同掛桃符般,這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活動。
它更像是一種儀式,或者說除夕的一種保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