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樓已于昨日開業,據坊間傳聞,從午時“揭牌”儀式之后,那么大一座酒樓,始終座無虛席。
往往是一桌客人剛起身離開,狼藉的桌面,還沒來得及收拾,下一波客人已搶先坐了上去
拼桌,甚至鬧矛盾等,也是時有發生。
不過還好,董玉樓乃是江城伯府的產業,普通食客,不敢在里面鬧,偶起矛盾,很快就會平息下去。
酒樓內始終座無虛席,酒樓外,饑餓的長龍也始終不見縮短。
吃飽喝足,滿意而去者,不可計數。但慕名而來的新食客,卻是數倍。
這就導致董玉樓前的烏衣巷,始終處于摩肩接踵的狀態。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卯時初,也就是下午三點鐘左右。
眼見食客減少,廚房的廚子,以及跑堂端碗的伙計們,以為終于可以歇一口氣了,這兩個多時辰,他們幾乎連軸轉,真是累壞了。
可是,卯時一過,卻已接近晚飯的時間點了。
廚子與伙計們,稍稍歇息了片刻,竟又忙碌起來,迎接晚間的客人
董玉樓生意火爆,超出了祝修遠和董漱玉的預估
盡管董玉樓很大,包括做菜的廚房,及供客堂食的場地等,皆堪稱巨無霸,就算在整個京城中,這種碩大的場地,也是數一數二的。
另外,董玉樓的跑堂伙計也非常多,是其他酒樓的數倍。
可是還是不夠
隨著時間向晚上靠近,除了蜂擁而來的食客外,董玉樓又迎來另外一重考驗
前來打尖住店的客官,成批成批而來
如此一來,偌大一個董玉樓,數百的伙計,竟稍顯人手不足
針對以上種種情況,祝修遠和董漱玉等聚在一起,連夜商議,探尋解決之法
第二天。
轟動了整個京城的董玉樓,再次“玩”出了一個新鮮事物
打包
沒錯,打包,就是祝修遠他們商量出來的應對之法。
食客打包,將飯菜帶走,借此減少堂食的壓力,抽出更多的人手,調派到人手捉襟見肘的客房
打包的“業務”一經推出,效果立竿見影,大大緩解了酒樓的壓力。
許多食客樂意接受這種方式,甚至還有祝修遠的“鐵粉”,專門跑來嘗試“打包”的過程,然后跑到茶樓等地吹噓
不過就算如此,董玉樓還是非常火爆,座無虛席,人流量非常大,管理起來的壓力,并不比昨日輕松。
好在董漱玉也不是吃素的,她并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她早已經商數年,有足夠的能力與手腕,應付當下的情況。
所以,祝修遠就將董玉樓完全交給她了,并留下娘子從旁協助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