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這個意外,恐怕得牽一發而動全身”
“怎么說”
“首先一點,這個意外已然牽扯到了那位。不過我們不用擔心那位的安危,單憑梁國乾王與那位的交情,那位必不會受損”
韓清山緩緩點頭,表示認同。
“但這個意外乃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有心之人,一定不會錯過”
“這有心之人,都有誰”
“燕國”
韓清山凝眉,陷入沉沉的思索。
“韓兄,此次刺殺事件,無論是不是燕國在背后推動,亦或者單純只是大蕃與梁國之間的恩怨,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燕國必然會借此興風作浪。”
“若果真是大蕃與梁國之間的恩怨,那大蕃與梁國之間,必然會刀兵相見。因那梁國乾王,極得梁帝重視,梁帝必然會討一個說法的。”
“若大蕃與梁國之間刀兵相見,那盤踞北方的北元鎮南王,恐不會錯過此等機會,到那時候,梁國必然又是北抗北元,南拒大蕃”
“就跟上次寒流肆虐,北元異動的情況一樣也正是那次,梁國抽不出手幫陳國,燕國看準時機,十萬燕軍揮師南下”韓清山恍然。
“不錯,這種事很有可能再次發生”陳東義非常肯定,“若本次刺殺事件,是燕國在后推動的話,那就說明燕國已經有了一連串的計劃。”
“針對陳國,拉梁國下水,本次刺殺事件只是一個小小的試探。”
“以后燕國還會有什么舉措,暫時還不得而知,但愚弟可以肯定,燕國既然已經開始行動,并不惜刺殺梁國乾王,這就說明,燕國已經下定了南下吞并陳國的決心”
“總的來說,不管本次刺殺事件究竟因何而起,那燕國都會伺機而動”
“韓兄,燕國只是外部的威脅,陳國內部,也是暗流洶涌啊”陳東義忽然笑道。
“嗯,不錯,我這才上任御林右衛大將軍短短數日,就已經有所感。其余三位御林衛大將軍,與那國相李忠實在走得太近不過這只是我的感覺,并無實證”
“韓兄,那國相大人李忠,其實愚弟不太擔心他,愚弟所擔心的,是那金陵王的親弟弟,會稽王”
“會稽王”
“不錯,自刺殺事件發生后,愚弟就再也沒見會稽王的蹤影。他雖然看似平凡,但愚弟潛在金陵王府中多年,早就發現他不正常。”
“誒,不管是燕國,還是李忠,亦或者是會稽王,這陳國總歸是要大亂一場陳兄,在這次大亂中,我們不妨”
韓清山緊緊凝著眉頭,好似在說一件天大的事般。
“不”
陳東義立即否定,連忙一擺手,“韓兄,時機未到本次大亂,并不能重創陳國根基,況且,那位現在順風順水,且讓他再逍遙幾年,待其羽翼豐滿,我們再尋良機,那件事,務必要一舉建功”
“嗯”
韓清山臉上那股隆重的神清退卻,“那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們該當如何自處”
“韓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商議的問題了”
當下,兩人在那密室之中,秘議了一個多時辰,方才告辭散去。
與此同時。
潤州府衙。
祝修遠自宮里出來后,第一時間就趕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