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中的將軍們,分為兩派,各有各的說辭,一時間爭執不下。
而那燕國四皇子趙普,穩坐帥案之后,只默默關注著下面的爭執,不發一言。
他面色有些糾結,似乎難以做出決定。
誠然,燕國四皇子自然不是傻子,祝修遠打什么主意,他豈能看不出。
并且,他最后還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既失了攻破陳國京城的時機,又沒有得到神雷配方。
撤兵,與不撤兵,看似是一道簡單的命令。
但,從長遠看,這卻是“得陳國”與“得天下”的選擇。
其中的風險非常大究竟如何抉擇趙普還沒有拿定主意
隨著時間往后推移,京城北側的戰況,已經有了新的變化。
“啟稟侯爺,燕軍與叛軍大舉渡江,共計八萬左右,號稱十萬。因江面無人阻擋,八萬人馬已在長江南岸登陸”
“城北營地,一萬京營將士,早已守候在江邊。燕軍、叛軍一經登陸,就與京營將士大戰在一處,長江南岸戰況極為激烈”
祝修遠的大帳中,有斥候傳來這樣一則消息。
“一萬京營將士,雖然勇猛,但終究難以阻擋源源不斷的燕軍與叛軍京城城防如何”祝修遠問道。
“啟稟侯爺,陛下已命神雷軍將士、御林右衛將士,悉數駐防在京城北側城墻,嚴陣以待”斥候答道。
“趙普呢還是沒有任何動靜嗎”祝修遠又問。
“啟稟侯爺,燕國四皇子還是沒有任何動靜,既未下令撤兵,也未渡江南下,與江北燕軍一道攻城。”斥候答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祝修遠揮手,待斥候退出大帳,祝修遠摸了摸下巴,思忖道“若趙普決心攻打京城,進而覆滅陳國,那么他早就應該發兵并渡江南下才對。”
“既然趙普沒有任何動作,說明他正在猶豫”
想通這點,祝修遠心中不由稍稍放松。
祝修遠的緩兵之計,什么“得陳國”與“得天下”的比較,就像一顆種子,已然種進趙普心田。
趙普此人,素有雄心壯志,雖然知道撤兵的風險非常大,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但他真的很難跨過“得天下”的檻
“橫掃諸國,一統天下,名留青史”的誘惑,真的很大,類似趙普這樣的野心家,明知這是一個坑,恐怕也會里面跳
趙普一動不動,既不下令撤兵,也不發兵渡江南下,這就說明祝修遠的緩兵之計起作用了。
不過還遠遠不夠
“我看你還能忍到什么時候”
祝修遠忽然一笑,喝了口茶水,又掏出一塊糕點,這是出城之前,夾道的京城百姓們送的,雖然口味兒不怎么樣,但安全無毒,吃著放心。
陳國皇宮。
謹身大殿。
江北燕軍與叛軍渡江而來,并與京營將士大戰至一團的消息傳來,整個大殿中又是一片愁云慘淡。
陳皇癱坐在龍椅上,渾身沒勁兒,發絲凌亂,看起來十分頹廢。
旁邊的尤貴妃,她通身上下仍是貴不可言,盛裝打扮,但其臉色慘白,想勸慰陳皇,但始終不知如何開口。
下面的臣子們,也顧不得君臣之儀了,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更有那膽小的,一聽說燕軍渡江而來的消息,竟被嚇得腿軟,摔在大殿的地板上,四肢瑟瑟發抖
“誒我陳國果真是天要亡我陳國嗎”有大臣嘀咕,聲音很小,但御階之上的陳皇也能聽見,不過陳皇沒有任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