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數百艘戰船上的將士們,全都一動不動,靜待軍令,只隨著戰船的起伏而上下晃動。
一眼望去,頗像水面上的浮標。
樓船第五層。
“溧陽王水軍,也不過如此”
鄱陽王忽然發話,他整個人也動了。
只見他緩步走近木制女墻,兩手扶在上面,藏于女墻之后的弓箭手往兩邊靠,將位置讓出來。
他身后眾將互相對了下眼神,也緩步上前兩步,其中一個部將笑道“王爺說得不錯,按照現在的戰況來看,最遲今日傍晚,我們就能直入京城北側江面”
“如此一來,京城之危可解”
“京城被困數日,現在不知道究竟是個什么情況”
“希望京城無恙吧”
眾將在后面議論,說到最后,還是擔憂京城的局勢。
鄱陽王聽了這些話,眉頭微蹙,腦袋上仰,視線往更遠處的江面眺望,那是京城所在的方向。
“誒”
鄱陽王微嘆口氣,單手一拍那木制女墻,臉上不由帶上一抹憂色
與此同時。
潤州,金壇縣。
杭州臨安王,率南方數州之兵馬,共計三十余萬大軍,連戰數日,已經攻到金壇縣縣城下面。
另外還有震澤王的震澤軍,共計五萬余兵馬,與臨安王三十萬兵馬合兵一處,一共是三十五萬大軍。
可謂是兵多將廣,人多勢眾
反觀造反的江陰王,還有投靠江陰王的湖州守將、蘇州長洲王等,聚合了所有叛軍,預估也只有數萬的樣子,他們正據金壇縣縣城堅守。
但,面對三十五萬大軍的沖擊,江陰王那數萬兵馬,真的不夠看。
實際上,江陰王攻打京城失敗,被祝修遠的神雷軍打得屁滾尿流的時候,江陰王就敗了,徹底失敗了
按照江陰王早前的計劃,憑借手中數萬大軍,一舉攻破相對空虛的京城,再入得皇城,逼迫陳皇傳位于他,將生米煮成熟飯。
先坐上皇位,再與江北的江都王及燕國四皇子周旋。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江陰王運氣不好,偏偏遇上了祝修遠的神雷軍,他攻城四次,皆被神雷軍阻擋,不得寸進
現在好了,失了攻入京城的時機。
因為隨著時間往后推移,南方的援軍勢必趕來,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
這不,江陰王就與震澤王、臨海王所率領的三十五萬援軍對陣于金壇縣縣城了。
數萬兵馬,對陣三十五萬援軍,這金壇縣縣城也不是什么堅城他江陰王能守多久
所以說,在江陰王被神雷軍阻于城外不得寸進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徹底失敗了。
現在只不過茍延殘喘而已
金壇縣城,五里開外,一時間戰鼓擂動,號角喧天,震澤王和臨海王正在集合大軍,準備強攻金壇縣城。
震澤王先前曾隱約得了些消息,說京城的局勢十分不妙,要是再拖下去,恐怕陳國都要亡了。
正好臨海王率三十萬大軍至,他們合兵一處,再一合計,共同決定立即強攻金壇縣城
大戰一觸即發
這是一場原汁原味的古代攻城與守城之戰。
沒有神雷軍使用的各種新式兵器,只有滾木、雷石、金汁、弓箭,還有攻城云梯、攻城錘等等。
這真是一場血戰
攻城的一方不計生死,戰鼓一直在擂動,因為他們很急,想立即沖進京城,解除京城之危。
而守城的一方,也在做困獸之斗,他們十分清楚,若援軍一旦破城,他們這些叛王、叛將、叛軍等,恐將難逃一死。
造反,是誅九族的大罪
所以金壇縣縣城一戰,一度十分慘烈。
即便隔著數十里開外,吹過來的風里都還混雜著血腥味
終于,申時末,下午四五點鐘左右,援軍攻入金壇縣城。
源源不斷的援軍,如潮水般涌來,根本無法阻攔。
金壇縣城總算是破了。
為了趕時間,臨海王親率三十萬兵馬,立即出發,直奔延陵、曲阿兩縣。
待拿下兩縣后,馬不停蹄,再趕往句容縣,句容縣是京城南側最近的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