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怡心里有氣,面兒上卻不敢直說,只抿了抿嘴唇,輕聲道,“沒有。”
馮曉蓮卻不依不饒,“我看你就是有,楊心怡你也不想想,你吃我們家的,住我們家的,那50塊錢就當是你,給我們家的生活費,再說了…”
馮曉蓮冷哼一聲,“你在我們家住了這么多年,只收你50塊錢,我們可是吃了大虧了。”
楊心怡心中不屑,她雖然吃馮家的,住馮家的,可她也幫馮家帶大了三個孩子,
每天還給馮家人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這兩年,更是,每天都要糊很多火柴盒,楊心怡吃馮家的飯,吃得理直氣壯。
可馮曉蓮卻不這么看,馮曉蓮不太可以,讓大丫頭和二丫頭去上學。
這兩個丫頭年紀大了,能幫家里干活,楊心怡也漸漸老了,她想把楊心怡趕走。
楊心怡畢竟是個大人,雖然干的活多,但吃的也多。
馮曉蓮直接朝楊心怡伸手“把那30塊錢給我,兩個臭丫頭不過是賠錢貨,早晚都得嫁出去,上什么學?那些有學問的全都是臭老九。”
馮曉蓮沒上過學,但她上過夜校,所以倒是認得幾個字,進了革委會之后,這些年跟著管委會,批判那些臭老九,
看到那些臭老九的下場,馮曉蓮是打心眼兒里看不起那些知識分子,這也是她為什么不讓倆孩子去上學的原因。
楊心怡雖然也不太待見這三個外孫女兒,但是想到夏玲的懇求,楊心怡還是道:“親家呀,大丫頭、二丫頭,雖然是女孩子,可是你看,周圍鄰里與她們銅鈴的孩子都去上學了,
只有她們兩個在家呆著,很多人背后已經在議論了,你要是再不讓她們去上學,那些人可就要戳你們馮家的脊梁骨了,
現在可不是舊社會,不允許女孩子出門。”
楊心怡這話說的一點兒都不客氣,馮曉蓮卻聽進去了,仔細想了想:
覺得,這兩個臭丫頭上學,反正不用她出學費,終是點了頭道:“那就隨她們吧。”
馮曉蓮看了眼楊心怡,雖不甘心,但還是道:“那錢你就留著吧,明天讓她們去上學,不過…”
馮曉蓮話音一轉,盯著楊心怡道:“以前大丫頭、二丫頭在家,還能糊不少火柴盒,若是讓她們去上學,火柴盒的數量肯定下降,這你得給我補回來,
我告訴你楊心怡,每天,火柴盒的數量不能少于200,要是少于200個,你也得給我餓著。”
楊心怡一聽,氣得渾身打顫,可卻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咬牙應了,心里卻后悔自己干嘛要出這個頭?
兩個丫頭片子倒是解脫了,她可要受罪了。
沒一會兒,張福來回來了,馮曉蓮立刻吩咐楊心怡,“沒眼力見兒的,快把飯端上來,我家老張肯定餓了。”
楊心怡撇撇嘴,同時,心里又涌起一股子酸澀,之前楊心怡一時沖動,答應了與夏建業離婚,
楊心怡之前還覺得,自己有工作,單位還給分配了宿舍,就算和夏建業離了婚,日子雖不如在夏家的時候,但也不會太難。
可楊心里哪能想到:她剛和夏建業離了婚,夏玲就求著她,把工作給了她,沒了工作,楊心怡也就沒有了收入。
她吃什么呀?
現在也只能看張家人的臉色,楊心怡心里早就悔得腸子都青了,若早知今日,她當初一定死皮賴臉的呆在夏家,夏建業趕她,她都不走。
可惜現在說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