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婆,快坐吧,別忙活了。”
鄭漢見吳寧還準備去拿點什么出來,趕緊站起來扶著她坐在了沙發上。
老兩口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身體雖然不錯,但他哪里好意思讓他們為他忙活。
“憨憨,你都快半年沒過來了啊!”鄭建軍拍拍鄭漢的手嘆息道。
他自己兩個孫和一個孫女,卻都是沒有鄭漢生得好。
當初一見面,他還不覺得,或者人小看不出來,但隨著鄭漢越來越大,他就看出來了,鄭漢的長相隨了他媽。
不是鄭漢他媽,而是他和老大、鄭漢爺爺的媽,也就是鄭漢的曾祖母。
老太太走得早,沒享著福,這讓他怎么不喜歡?
可惜這個堂孫子不常來家里,讓他有些失望。
“叔爺,平叔還在班上?”鄭漢問道。
“找你平叔有事?”鄭建軍道。
“我嘛,想去泰國,所以想找平叔問問看護照的事。”鄭漢道。
“憨憨你去泰國干什么?”
一邊的吳寧可不覺得鄭漢是去旅游的,立即回道。
“我在這邊找不到打拳的機會,所以想去那邊試試。”鄭漢直接說道。
這個沒什么好隱瞞的,當年進入什剎海體校,就是叔爺讓平叔出的面,不然他老爸哪有能力送他進體校?
鄭建軍和吳寧對望了一眼,眼中都閃過一絲憂色。
他們家老二鄭平當年就是什剎海體校出來的,所以對鄭漢的搏擊天賦,通過鄭平的了解,他們是知道的。
總的來說,不是干搏擊的料,這是鄭平的說法。
他們以前也勸過鄭仁林,也就是鄭漢他爸,乘早讓鄭漢轉行,但鄭仁是個死心眼,覺得已經練了那么些年,費了那么多的錢就浪費了嗎?所以事情沒通過。
為了這事,鄭建軍真不待見鄭仁林,覺得他耽擱了鄭漢。
鄭仁林是個死硬氣的人,雖然知道堂叔是一片好意,但既然不待見他,從那以后就往這邊沒怎么跑了,帶著鄭漢也少來。
四年前鄭仁林受傷離京的時候,鄭漢決定留下來,這事又再提了一回。
當時鄭建軍表示要負擔鄭漢的學費,只是鄭漢不能再干搏擊了,但這回鄭漢沒同意,他說練了八年的散打,不想就這么丟掉。
鄭建軍當時氣得夠嗆,罵了鄭漢幾句沒出息的話,連帶家里人也對鄭漢數落了一大通。
從那,鄭漢就更少過來了。
后面他在社會上混了兩年,除了還上叔爺家的幾萬塊錢以外,什么成績也沒有,也沒有正常的訓練,就更沒臉過來了。
也就這兩年稍微好轉了一點,他才過來了兩回。
總歸來說,叔爺一家對他都好,他自己沒臉過來。
現在的話,他也覺得叔爺說的是對的,他真沒有干搏擊的天賦。
但現在他有了系統,這一行是要真的走到底了。
“哎,犟啊,跟你爺一個樣。”鄭建軍怒其不爭地道。
當年他哥留在云南,他倒不是對嫂子有意見,純粹是怨他哥,當初就不該在云南結婚的。
他哥也就大他一歲多點,已經走了三年多了,走的時候才六十二,這要是在北京,能這么早就走嗎?
一世人兩兄弟,當年上山下鄉,他們一起去的云南,大哥沒少顧他,可惜后來……
后來他在北京情況好了起來,家里寬裕以后,也一直想把大哥一家接回北京,鄭仁林和鄭漢就是這么到的北京。
可惜大嫂身體不好,沒過來,后面第三年大嫂過了之后,身體也不怎么好的大哥就更不想動彈了。
唉,鄭建軍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