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未必啊,那個土耳其人一樣被打成那樣,沒看到后面都被打怕了嗎?”
“就是。”
林晴和趙欣反駁道。
“促!”
臺裁發出了開打的口令。
第二回合一開場,鄭漢立即沖向了拔托,不改第一回合的打法風格。
泰拳步伐是沒有這種快速沖刺的,都是穩步推進,以方便提膝起肘,從步伐上看,酒吧中很多熟知泰拳的人就知道,鄭漢的泰拳技法是真的不行。
但第一回合鄭漢卻又打出了泰拳的風格,剛猛、鐵血、無所畏懼,技法不行卻打出了泰拳的精髓,所以他一沖,立即得到了大量的掌聲歡呼聲。
“唿!”
甚至許多本地人沖著他吹響了口哨。
這個,就是一種認同。
鄭漢沖刺的目的,就是要進入內圍。
他不是什么技戰術的素養都沒有,畢竟這么多年下來,豬也沒少見少吃,打的主意就是進入內圍,或者以摔法占得優勢,或者在纏抱中進行內圍膝肘決斗。
什么是技戰術?
就是技法與戰術的綜合。
他現在依靠自身強點想要采取的打法,其實就是技戰術的體現。
以自身強點,攻擊對手弱點,這就是技戰術的最大價值。
拿散打與泰拳相比,泰拳精于踢打,但其實從技術架構上來說,散打更全面。
散打有泰拳沒有的摔法體系、具有突然性的彈腿和鞭腿,唯有在重擊和內圍技法方外不如泰拳。
比如腿法,散打的腿法沒有泰拳的掃踢那么強的摧毀性,而是具有更強的得分能力,明顯的重擊能力不夠。
話說回來,面對泰拳手,進入內圍,如果能在膝肘技法上不吃虧,那散打出身的鄭漢,纏抱之間,按他自己的估計,是不應該吃虧的。
鄭漢一意尋找內圍戰斗的機會,這在泰拳比賽中最很容易的,很快一個接觸中,他就貼在了對手的身邊。
二人雙臂相抵,上路以拳肘互攻,下路不時地上膝,彼此尋找著重擊的機會。
這次進入纏抱狀態,鄭漢沒有再讓拔托找到連擊他的機會,甚至有幾次還險些被他摔倒,最后仗著體重優勢才穩住重心。
鄭漢注意了一下腳下的絆摔,相比對手,他的步伐要靈活一點,這對拔托是一種很大的困擾。
這時他腳下又尋機給了一次絆摔,拔托重心晃動了一下,腳下有一個趔趄,不過再次穩住了。
摔不倒,這沒辦法,鄭漢現在的技法,也就是都懂一點,但遠談不上精湛,等級太低了。
但他還是發現了一個機會,那就是拔托下盤松動的時候,上路的拳架本能地松開了一下。
只是一下,下一瞬間拔托重心穩定后就會重新合擾。
鄭漢的反應不算快,他的靈敏才D級,但顯然拔托的靈敏也不過如此,他立即進步上前,對著中間的縫隙送過去一記挑肘。
“嘭!”
這記挑肘穿過拔托的拳架,直接挑在了他的下巴之上,打得他悶哼一聲,腦袋向上重重地一仰,下巴被打開,血花開始綻放。
鄭漢的肘法雖然才D級,但以系統技法的發力技巧,出來的打擊力量和打擊速度,按他自己的琢磨,應該接近或者達到了其他拳手的C級肘法。
這記挑肘,將拔托打退了兩步。
當然,這也是拔托順勢而為。
他的經驗還是比鄭漢多的,知道不退開,下面鄭漢可能會進行膝法攻擊他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