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泰拳吸引人的地方,不斷的接觸。
如今更為火爆的MMA,雖然格斗方式更多樣化,但論激烈程度,遠不及泰拳。
MMA拳賽中,經常是兩個拳手進行試探性的繞步接觸,半天打不到一起,這要在泰拳中,拳迷起哄,臺裁就得叫暫停進行訓斥了。
前不久前進行一場UFC數字賽,鐵血對陣劉易斯,都是UFC赫赫名將,但兩人因為拳酬太低,所以打了一場心照不宣的游斗,不僅拳迷非常不滿,連臺裁都看不下去,直接叫了停。
這要是在泰拳中,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哪個泰拳手要這樣打,那是自絕于泰拳界。
開場的接觸已過,雖然都還不是太了解對手的特點,但有了一個大概。
所以這次接觸,都開始尋求打出自己的戰術了。
蒙羅斯外圍以拳法為主,上來就打出直拳連擊。
而鄭漢,拳法不精,弱于蒙羅斯,當然不會與他進行拳法對轟,他的戰術很簡單,就是打出他的連招。
現在不比以前,拳腿膝肘四大連招體系俱全,所以他的選擇很多。
但他選擇了內圍。
原因自然是外圍他吃虧,拳法弱于對手,他的腿法也一樣,都是C級。
然后還有一個原因,連招的第一擊特別重要,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
第一擊打不好,后面的連擊就無法順利展開,強行打出來效果也不好。
第一擊,最好的效果,要做到壓迫對方拳手,讓他轉入防守狀態。
次一級,也要遲緩對手的進攻,方便自己打出連擊。
再差一級,自己無法續上第二擊,也要讓對手無法展開連擊。
而最差的就是,第一擊沒效果,反而讓對手抓住反擊或打出連擊的機會。
他的外圍差很多,內圍則是A級的膝肘,不打內圍是傻瓜。
所以他現在要尋求打內圍,爭取在內圍打出有效率的第一擊。
而且內圍,對于精準度與距離感的要求更低。
當然,低只是一個相對的,還是要講究的。
比如精準度和距離感不行,膝法還好一點,特別對于肘法來說,打擊角度抓不住,就顯得沒有穿透力。
所以蒙羅斯打出直拳左右連擊的時候,鄭漢沒有反擊,而是抱架交晃中強行上搶。
他一上搶,蒙羅斯立即提左腳,頂出一記直膝。
鄭漢是有抱架的、強行上搶,對對手的攻擊有心理準備,這記直膝他下肘彎腰防了下來。
“他的膝力不過如此!”
防下這一膝,鄭漢瞬間產生了這個念頭。
隨著蒙羅斯回收左腿,鄭漢立即直腰上浮,拳架依然抱好,防止對手發起上路肘擊,直身的時候順勢起右腳、提右膝,打出了內圍第一擊,直膝。
右膝蓋瞬間頂在了蒙羅斯正回收的左腿的膝蓋上面。
這記膝擊因為前面有一個彎腰的動作,所以上頂的空間更大,所以打出來的打擊力量,也顯得特別大。
他這第一擊的戰術目的,就要破壞蒙羅斯的平衡,因為后者打出直膝,此時是單腳支撐。
只要破壞了對手的身體平衡,他的連招絕對可以打出來。
A級的膝法,加上更大的打擊空間,在頂中對手膝蓋的時候,兇猛的膝力瞬間爆發!
傷害談不上,但蒙羅斯的平衡立即被破壞了。
蒙羅斯回收左膝的時候,剛好是準備接下來發動上路攻擊,上下結合,打出連擊,但鄭漢的反擊太快,他平衡一丟,上半身立即向后仰去,被撞中的左腿一步順勢后蹬,穩住了重心。
在蒙羅斯站穩的時候,鄭漢已經回收了右腿。
鄭漢是強行上搶的,這種上搶,抱架是必須的,因為要生扛對手的攻擊,所以他的抱架一直都沒丟,這時也是雙臂護在頭側。
回收右腿,右腳順勢前踏,前落一步,徹底近身,左腳強烈地蹬地,然后左肘順勢上挑,他打出了第二擊,挑肘!
肘過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