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說,他沒有銜接那招拖刀斬。
鄭漢當然知道他的拖刀斬一定會被別人研究而有所防范,所以他很少打出相同的銜接招數。
他可沒有什么殺手技,拖刀斬對于他來說也只是平常的技法。
在完成左腳的前踩之后,立即拉開了與阿拉佐夫的距離。
與此同時,在上半身直立的瞬間,腰腹肌群瘋狂向右扭動,做了一個后轉身的動作。
同時右背闊肌群也是強烈收縮,隨著后轉身,帶動右臂向后打去。
與此同時,他剛完成前踩的左腳也是離開了地面,隨著后轉身開始旋轉。
第三擊,他銜接的是一記反手拳。
為什么要前踩一步拉開空間,如果不拉開,他完全可以打出一記反臂拳,用更粗壯的小臂骨擊打對手,殺傷力絕對倍增。
這是因為規則不允許反手拳用手臂擊打,只能用腕關節以上的手背擊打。
阿拉佐夫沖刺步剛剛完成,對手突然順勢前踩拉開空間,他的本能反應是停下了跟進,并立即起右腳,扭腰擺腿,打出了一記右高鞭,擊打目標,對手的頭部側面。
如果對手這時候轉身的話,正好打擊面目,殺傷力同樣十分大。
所以這記高鞭打出之際,他信心十足。
但就在高鞭打出的瞬間,他發現對手的攻擊也打了出來,是一記反手拳。
做為一個天賦絕佳的拳手,他的基本功是扎實的,打出高鞭的時候,上路抱架沒丟,依然很穩。
這個是很關鍵的,他本能地將右架外格,以防守這記突如其來的反手拳。
鄭漢同樣在后轉身的瞬間,視界捕捉到了對手打出的右高鞭腿,他的左架本能地豎了起來,做出了防守動作。
二人攻擊幾乎同時打出,但有先后。
鄭漢的后手拳的攻擊距離更短,率先擊中了對手的右架。
而之后的瞬間,對手的高鞭腿,也擊中了他的左架。
“嘭!”
“嘭!”
擊打聲連續響起,由于都有一部分力量轉入防守,造成了攻擊力下降,雙方各自防下了對手的攻擊。
下一瞬間,鄭漢完成了轉身,正面阿位佐夫。
再下一瞬間,他的支撐腳,右腳突然跳了起來,隨著他的后轉身旋轉的左腿也突然做出了提膝的動作。
在剛打出反手拳之后,鄭漢銜接上了第四擊,跳膝。
此時,阿拉佐夫完成了右腿的回收,并打出了一記左側勾拳,要擊打鄭漢的頭部右側面。
二人攻擊再次幾乎同時爆發,打擊瞬間光臨對手。
“嘭!”
這次阿拉佐夫的打擊率先而至,擊中了鄭漢。
在打出側勾的瞬間,他就知道要糟,因為對手跳了起來。
果然,由于鄭漢打出了跳膝,打擊位置下移,剛好擊中了后者的右上臂形成的右架。
幾乎同時,鄭漢的打擊光臨了阿拉佐夫。
“嘭!”
他的左膝頂在了阿拉佐夫的左胸口。
本來他要打的是對方的下巴,但因為在空中受到了側勾打擊力量的推動,所以攻擊位置也發生了偏離。
鄭漢砰的一聲落地,阿拉佐夫被頂得臉皮一抽搐,向后踉蹌而退。
第一回合第一次接觸結束,從開場到結束,用時兩秒。
“嗷!!!!!!!!!!”
開場兩秒鐘之內,雙方就打出如此激烈的對攻,立即讓現場激動起來,巨大的吶喊聲頓時響徹整個水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