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娘子一愣:“那是何人?不曾聽說過。”
還好不是穿越同僚。
賀禮笑著道:“一位知識淵博、詞鋒過人的大學士,他曾寫過一句話,說天下間永遠不缺看熱鬧的人,與顧小郎所見略同。”
“還有這等通透的學士?我不曾聽說過。”
“是嗎?所以說,小孩子要多讀書,不要荒廢時光。”
賀禮使壞,仗著穿越者的身份故意取笑本地土著。顧小娘子一頓,看賀禮一眼,神情板正:“謹受教,賀郎之語,我記下了。”
這么認認真真地,較之先前的刁鉆,又有些可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賀禮看她這么可愛,也不欺負她了,擺擺手表示沒什么后,道:“至于為何唱詞中一直把鮮味齋與滎陽城聯系在一起……我這里有個故事可以講一講。”
“請講。”
賀禮點點頭,道:“卻說很久以前,山腳邊有座偏僻的小村子,村里有位姓劉的老頭兒,靠著幾畝薄田和一手做豆腐的手藝度日,家里很窮,窮到什么程度呢?他做出來的豆腐,自己從未嘗過,每日飯食皆是做豆腐后剩余的渣,僅能以此粗食果腹,但就算是這么窮了,每到集日,他挑著新鮮做好的豆腐進城販賣的時候,賣完了回家之前,都會去城里的食肆中吃上一碗陽春面,再窮也不曾斷了這個習慣。三位可知為何?”
顧小娘子道:“可是集日之后,手有余錢之故?”
賀禮搖搖頭。
鄭十六:“那是辛苦之后想慰勞自己之故?”
賀禮再度搖頭,看向鄭十三,鄭十三似乎因為顧小娘子和弟弟的回答都錯了,有些緊張,拳頭擋了一下嘴巴,方才道:“他喜歡吃陽春面?”
這個回答,成功逗笑了賀禮,并使他的兩位弟妹齊齊對他側目。
賀禮笑著敲敲桌子,道:“都不是,前面說了,劉老頭兒很窮,窮得只能吃豆腐渣,這樣的人,是永遠都不會有余錢的,一碗陽春面于他也是負擔。”
鄭十六立即問道:“那為何他還要吃呢?”
賀禮答道:“因為對劉老頭兒來說進城趕集是一件很重大的事項,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多的是一輩子連城都未進過一次的鄉民,劉老頭兒能因為販賣豆腐之事得以經常進城,在小山村里已經是一件極為榮耀之事。你們想,這么有面子的劉老頭兒,進了城回去卻沒什么可以講說之事,那能算進城嗎?當然不算,每次進城的那一碗陽春面是劉老頭兒進城一趟的象征,于他就像是一場進城方才有的儀式,而為什么選陽春面,不過是因為陽春面是城里有,而他又能買得起的東西。”
鄭十六與鄭十三恍然大悟,顧小娘子若有所思,道:“所以,賀郎的意思是,人的生活中,儀式感皆充斥其中?”
聰明的孩子!
賀禮贊許的看她一眼,點頭道:“對!所以,我才在編寫的唱詞中,把鮮味齋的面與滎陽城聯系起來,只要讓人們形成習慣,哪怕世道再亂些,鮮味齋也能立足,我干娘與義兄也能衣食無憂。”
“那你呢?”
顧小娘子眼神犀利的掃過來,緊緊盯著他問道。賀禮笑了笑,略有無奈:“小孩子不要這么聰明,太聰明就不可愛了。”
顧小娘子立即嗤笑道:“賀郎一個二八年華的少年郎,竟在我面前充大人,可笑之至!竟然賀郎無有交友之誠心,那我等也不敢勉強,表兄,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