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自己懂得的知識,就有點太過好為人師。
她也是個真正的俗人,喜歡看到別人眼里的佩服。
可是,別人的佩服與否,又有什么要緊的。
她看著這條熟悉又清靜樸素的巷子,想起了那一年…
丈夫去與朋友聚會,讓她看著女兒,結果…
她只顧著自己欣賞古建筑,把女兒弄丟了。
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是,也的確是嚇著丈夫。
那次丈夫狠狠地罵了她,說她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
女兒那么小,才五歲,又是在新年里面…
人又特別多,怎么能夠放開女兒的手,只顧著走。
后來,沒有丈夫跟著,她再也不敢帶著女兒出街。
林清音也知道自己的不對,可是,容易專注于一件事,也沒有辦法。
看看這條熟悉的街道,她心里明白,女兒肯定會觸景傷情。
傷心了的女兒,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吃東西。
女兒還有一套道理,總是說:“吃飽了,才有力氣難過!”
林清音想到這里,失笑又失落地對李健說道:
“我們又倒回去走一走吧,找一找小夭。
她肯定是在涼茶店或者小食店里面。”
林清音知道,女兒難過或者高興,都愛吃東西。
她肯定在某間食店里面,坐著等她去找她。
從小就愛吃小吃的女兒,真是讓她又愛又恨。
好在,女兒的運動量大,才沒有長胖。
似乎,這兩年,女兒已經少吃了很多東西。
可是,自己現在才發現。林清音站定,恍惚地想道:
“對于女兒,我也真的已經疏忽了好久。
女兒是已經長大了,可是,她還是會需要關懷,需要重視。”
“阿健,你應該多注意,多關心小夭。
她是你的女朋友,將來,很可能是你的妻子。
你總是忽視她,那么,你終將會失去她。”
李健也在反省自己的行為處世,或許,自己真的錯了。
丈母娘再重要,能夠重要過愛人嗎?
或許,我還得學習,如何去愛一個女孩子。
“我知道了,林阿姨。我會對小夭好的。您放心。”
李健認真地看著未來丈母娘,保證道。
彭念恩和丈夫逛完書店出來,看見倒回頭的林清音和李健兩個,笑道:
“你們與曉嬈走散啦?我們也與劉勇走散了。”
人多了幾個的時候,逛街很容易逛散…
遇到各自有感興趣的東西,難免會駐足停留。
夭桃一邊吃著龜苓膏一邊看著外面。
她在猜測,母親和李健會過多久才會發現她不見了。
夭桃,母親是一個容顏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女子。
當她沉浸在她的世界里時,會忘記周遭的一切。
母親是一個不算有名,但也不算無名的作者。
寫作,的確是比較適合她的個性。
李健,是一個還沒有長大的男孩子。盡管他已經24歲。
正如爹地所說,有的人,八十歲好像是十八歲;
而有的人,十八歲,卻已經猶如八十歲。
一個人成熟與否,不是看他(她)的年齡,而是看他(她)的思想,行事風范。
他們吃完了一碗龜苓膏,又要了第二碗…
又吃了一半的時候,終于看見了進門來的四個人。
“爸,媽,舅媽,李健,你們也吃龜苓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