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去了,面容安祥。按遺囑,老爺子的尸體火化前,也只是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葬禮,就是李家的親人和族人來與他告了個別。
最終,老爺子的骨灰,由李擇端帶上,埋回了四川老家,祖宅背后山上的一棵黃桷樹下。
從老家回來的那天晚上,李擇端躺在床上,看看妻子,終于問出了幾天之前就想問的話,“夭夭,爺爺走了,你為什么沒有哭?”是不傷心?還是,悲傷在心里?
林曉嬈抬頭看著丈夫,認真地,一字一句地道:“我不傷心。只是遺憾,一個人,總是不能長長久久地活下去。”
見丈夫愕然不解,還有些受傷害的神色,她解釋道:“你別急,聽我說。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決定了有一日,會死去。
從我爹地去世后,我大悲大痛過后,悟通了一個道理。身體的消亡,并不是真正的消亡。爹地雖然去了,但我一直念著他,他就永遠地還活在這世上,活在我的心里。
爺爺去了,只要我們在,我們的兒子在,爺爺他也就永遠都在。我們看不見的只是他的身體,他的音容笑貌都在記憶里,常想常新。
當這世上再也沒有一個親人記得他了,那才是真正的消亡。生命的消亡不是消亡,精神的消亡才是真正的消亡。
為了讓爺爺活得更久,甚至永遠地活下去,我們可要好好的活著,活得更長久,好好記著他的精神,傳遞他的精神。
更要好好的教育兒子,多以爺爺的名義,做好事,幫好人,讓爺爺永遠活在親人和他人的心中。
而且,不僅僅是李家的血脈要一代代傳承下去,李家的義商,儒商的精神傳統也要傳承下去。”
“夭夭說的好。”李爸爸李媽媽在門外聽了,忍不住出聲,然后,在門外又幽幽然地長嘆道:
“我們將來也要踏上那條路,生老病死,自然規律,大家都無謂過于傷心,早早看透生死,活著時,竭盡全力地活,就很好。
況且,你爺爺在時,我們后面的這三代兒孫,對你爺爺都孝順,他走得很平靜,心里沒有遺憾。
人老了,在生的時候,兒孫多孝順,多陪伴,死了,都是塵歸塵,土歸土。大家都有這么一天…
擇端,想開一些。若心情平靜不了,多念幾遍地葬經吧。不要還讓爸爸媽媽擔心你,你肩上的擔子,你得挑穩當了。任何時候,不要忘記了自己的責任。”
李爸爸李媽媽是很欣賞兒媳婦的性格的,大氣,穩重。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賢風范。
這次,老爺子走的也是算突然,大家還不能接受的時候,也不敢接近老爺子的時候…
她上前去探過了老人的生命跡象,便又打電話,待醫院的醫生來確定了老人的去世…
她不言不語,認真仔細地為老爺子清潔身體,換老衣,梳頭,化妝,讓一向講究的老爺子走的體面,不致于在外人面前失禮,理好這一切,才又打電話給殯儀館…
他們看著她,她好像是在完成一項神圣的儀式,也好像,老爺子并不是去世,而是,她幫他收拾好,送他去旅行。
說實話,李爸爸覺得,自己一個經歷過許多風浪的男人,做為老爺子的兒子,沒有她這個孫兒媳婦做的好…
他們夫妻和女兒,都被兒媳婦的行為感動了。她一點沒有嫌棄過老爺子,從進了李家的門開始,做什么事情之前,都會考慮幾個長輩的感受。
他相信她的話,她是真的當老爺子還活在世上一樣,這幾天,在兩個冬陽面前,也不避諱,跟平時一樣,依舊談說起老爺子的日常。
就是老爺子坐的那把輪椅,她天天清潔過后,都又推出去曬曬太陽,兩個小兒想坐上去玩,她抱他們上去,會對他們說,這是祖爺爺的輪椅…會在解說輪椅的結構過后,讓小兒小心他們的手指頭,小拳頭,又會道…
祖爺爺可喜歡坐著這椅椅曬太陽,春夏曬朝陽,秋冬就曬四五點鐘的太陽!曬太陽健康!咱們的兩個冬陽也曬曬太陽,健健康康。
不過,不能大意哦,不要把手指頭放到了輪子這里。祖爺爺坐了那么久,但祖爺爺從來沒傷到過手。知道為什么不?就是祖爺爺小心行事。你們呀,得從小學習祖爺爺的品質。
聽著她對孩子溫柔的絮叨,李爸爸想,或許,真正的懷念,紀念,不當已經離世的老人是離去,只當他是隱身。活著的人,照常一天天的,將日子好好地過下去,才是對逝去的人,一種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