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進人體外骨骼中,好家伙,買不起,很多都需要前綴,目前的科技不夠,漫無目的的開始尋找起來。
這時,一個分類進入眼簾。
戰爭機器人?!
唐刀這眼神冒光,腦海中浮現出科幻電影中那種冷酷、無情、滿是殺戮的模樣,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想過用“科技”代替人命,實行戰爭計劃。
1966年,鷹醬海軍使用機器人“科沃”,潛至750米深的海底,成功地打撈起一枚失落的氫彈,而在海灣戰爭中,這場號稱改變世界眼界的戰爭中,鷹醬就將一位具有戰斗功能、名叫“偵察兵”的以色列“飛行機器人”輸送到前線,進行偵察活動,它為順利地攔截“飛毛腿”導彈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實這就是一款無人機。
跟救世主公司目前在列裝的捕獵者系列很像。
世界各個國家都在研究這種戰爭機器人,努力做到減少必要的傷亡,如果點亮這個科技,救世主公司走在最前面,是不是…又能賺一筆?
唐刀這腦回路是很簡單的,只要跟“錢”能夠搭嘎上的肯定是好東西。
他點進這里,好家伙里面琳瑯滿目一大堆。
唐某人的母校斯坦福曾經寫過一本書,題目是“陸軍應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研究與發展計劃”,提出在戰爭中使用的機器人有100多種,這分類中就有那么多。
布雷機器人、排雷機器人、車輛救護機器人、步兵先鋒機器人等等。
其中最便宜的應該算是排雷兵了,【當前世界科技滿足】,只要1000人心值就能點亮,但這只有最簡單且唯一的【直覺】,那就是排雷,大腦芯片中輸入超過100種的地雷架構,全身就是個車型,四個輪胎,下面有金屬探測器,在雷區能夠發出警報。
這種機器人應該是最簡單的,但比世界各個國家中目前在使用的要更靈活,速度也更快,敏銳度也更高。
只要1000人心值,果然便宜!
完全忘記了當初看到那只剩下幾百人心值時,滿臉的無奈,變得大手大腳,直接點亮排雷機器人。
他想要再點亮那步兵先鋒,但要求太高,芯片、智能機器人的感知技術、控制技術等等以目前的科技完全沒辦法搞定,這每一項都要達標,才能將真正的戰爭機器人造出來。
但這每一項,對現代科技來說都比較遙遠。
系統內也可以提供【單類升級】,但光是芯片技術,就得首先要有個實驗室且其中有10名博士學位、2名諾貝爾獲得者、2名圖靈獎項獲得者,最重要資金年投入超過40億美金。
錢在科技面前,只要一個作用,等著被當成柴火燃燒。
千禧年后,哪個大廠研發新產品的時候不是幾十億、上百億的燒?也只有蘋果公司敢新瓶裝舊酒,反正,有人買單,就是那么豪橫。
唐刀需要更多的科技產品,將公司轉化成高科技企業。
只有你站得高了,身邊才都是好人。
他又花了3000,他兌換了一名叫奧恰洛夫的德國指揮官,畢業于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曾作為優秀交換生在西點軍校進修,后來在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入職,擔任標準軍事課教員、參謀學科成員,在海灣戰爭中表現優異,榮獲官佐勛章。
唐刀主要看中他的年齡,只有34歲,正是一名男人處于精神最飽滿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來幫他管理好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