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天一到,陳琳吩咐著守門的兵丁打開了貢院大門。
寇季三人出現在了貢院門口。
天色雖然黑壓壓的,但貢院門口卻已經聚滿了人。
科舉考試,對讀書人們而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沒幾個人敢耽誤,所以他們只會早到,不會晚到。
須知,開科的時間一道,貢院會落鎖,貢院落鎖以后,任何人不得進出。
即便是寇季這個主考要在考試期間打開貢院門戶,也要做好承擔擾亂科考的罪責。
天底下只有一個人可以在貢院落鎖以后,自由進出。
那個人就是趙禎。
但他真要是這么做了,也要承擔昏君的罵名。
由此可見,只要士子們耽誤了時間,就只能等下一科。
朝廷若是不加開恩科的話,下一科得等三年。
若是皇帝心血來潮,十數年不取士,那可能等的時間更長。
史書上的趙禎,親政以后,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近十年沒有開科取士,差點沒把天底下的讀書人給逼瘋。
民間有句話,叫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
帝王若是不要你呢?
你是不是得瘋?
寇季覺得,史書上趙禎的騷操作,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借鑒一下。
反正有他在,趙禎就算是一輩子不舉行科舉,他也能幫趙禎挖掘出可用的人才。
這個想法只在寇季腦海里存留了一瞬,就被他甩出了腦海。
這種事情想想可以,但不能付諸于行動。
真要這么干了,那就是開歷史的倒車。
寇季三人往貢院門口一站,貢院門口的士子們齊齊一震。
有人趁著天黑,喊了一句,“此次科舉不公,我們要罷考……”
“此次科舉不公,我們要罷考!”
“……”
有人開頭,有人自然跟著。
一瞬間,貢院門口便被聲音的浪潮所淹沒。
范仲淹和陳堯咨齊齊皺起了眉頭,看向了寇季,準備看寇季如何應對。
寇季站在旁邊,冷眼旁觀,任由著那些士子們吶喊。
吶喊聲傳進了貢院里,坐在貢院正廳內的趙禎,側頭對呂夷簡三人道:“朕主持的春闈,士子們都覺得不公,以往的春闈,那得有多公正?”
呂夷簡三人臉色皆是一黑。
因為他們三人此前都主持過科舉春闈。
趙禎的話聽著像是在夸獎,實則是諷刺。
在糊名制沒有出現以前,科舉舞弊的情況十分嚴重。
借著關系考中進士的人多不勝數。
糊名制推出以后,投卷成風。
一些士子們在投卷的時候,跟主考、副考商量好了標記,只要他們在文中寫出他們商量好的東西,必然會被取中。
又或者干脆用偏僻的書法,進行書寫,讓人能一目了然的判斷出這是誰的卷子。
科舉中舞弊的事情,在大宋層出不窮,趙禎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直言那些有舞弊行為的科舉是公正的,自己監督的科舉不公,可不就是諷刺嗎?
呂夷簡黑著臉道:“此事一定是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在其中搗鬼,時候一定要嚴查一番。”
“查?!”
趙禎笑道:“查他們做什么?他們既然不愿意為朕所用,朕不用了就是了。”
呂夷簡聞言,心頭一震。
趙禎說出了這話,門外那些鬧事的士子們這輩子前程恐怕都完了。